世界级雕塑展在海口拉开帷幕 数十件中英名作展出(海口著名雕塑)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3月3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马伟元 刘洋)这是一次中外文化的完美融合,这是一次城市与艺术的灵魂对话。3月30日,由海航集团主办的“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雕塑展在海口正式拉开帷幕,11件出自中英两国顶尖艺术家之手的雕塑作品在日月广场、万绿园户外揭开“神秘面纱”,给广大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艺术的视觉盛宴。此次展出将持续至9月30日。

3月30日,由海航集团主办的“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雕塑展在海口正式拉开帷幕,图为开幕仪式现场。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王健表示,此次雕塑展是为了迎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海航集团创业25周年而举办,旨在更好地丰富海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海航集团也将继续为海南文化发展不断做贡献。海航集团此次邀请中欧艺术家参展,希望他们以艺术为媒进行文化交流,推进中国公共艺术大环境不断繁荣,也使海南这颗“一带一路”上的明珠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3月30日,由海航集团主办的“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雕塑展在海口正式拉开帷幕,图为开幕仪式现场。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3月30日下午4点30分,雕塑展开幕仪式在海口迎宾馆二期举行。此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俞可携手英国策展人、艺术史学家Sir Norman Rosenthal共同策划,展示了隋建国、展望、黄永砯、沈远、混合小组、Antony Gormley、Jim Lambie、Sarah Lucas、Tony Cragg、Eva Rothschild等10位来自中英顶尖艺术家的雕塑作品。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兼首席执行官(D)张岭宣布雕塑展开幕。海航集团供图
隋建国作品《罗汉》中透露出艺术家存在感的人为元素,手印、指纹痕迹隐约可见;Sarah Lucas作品《Kevin》让人感受到一种熟悉又令人迷惑的意向,联想到如何巧妙颠覆社会建构的规范;Antony Gormley作品《BIG WRENCH》则雕塑为记忆和变革的载体,赋予了材料全新的形象……

展出的雕塑作品《游戏通道》。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钢铁、水泥这些冰冷的材料在艺术家手中纷纷幻化为“神奇”,无论是材质还是制作工艺,都创造性结合了自然元素与前卫时代感,展现了中英当代艺术家个性鲜明的视觉语言与审美境界,让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彼此碰撞、交融、升华。

展出的雕塑作品《凯奇》。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这是一次‘破天荒’的展览!”俞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把这种顶尖级艺术家的作品放到一个公共环境里展出,在中国还未有过。他认为,这次展出的每个作品都是一个“挑战”,能让人跳出经验的遐想,为观者提供新的知识。

展出的雕塑作品《BIG WRENCH》。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罗汉肖像》。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俞可表示,这次用“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这样一个更为开放的方式,是希望更多地展现艺术家的思考,就像公共艺术打破了美术馆对艺术的桎梏,真正地让艺术家用艺术改变或扩展我们关于艺术、生活的想象。
雕塑展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驻足流连。他们频频点赞,表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世界级的艺术展很高兴,近距离接触这些作品,好像与艺术大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希望这种展览能多多举办,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帮助提升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展出的雕塑作品《假山石126#》。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桥》。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刨冰》。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矛盾》。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Kevin》。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展出的雕塑作品《Elliptical Column》。南海网记者刘洋 摄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