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制度执行年”各区晒成绩单:亮点频出 成果丰硕(三亚市2020)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1日消息(记者 刘丽萍)岁末年终,又到了晒“成绩单”的时候。1月11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召开“制度执行年”行动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吉阳区、天涯区、海棠区、崖州区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纷纷亮出制度“果实”,晒出工作成绩单。

三亚市人民政府召开“制度执行年”行动新闻发布会。记者 刘丽萍 摄
吉阳区:提升创新能级 激荡发展活力
2022年,吉阳区委、区政府严格落实三亚市“制度执行年”行动要求,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在营商环境优化、自贸港人才培养、城市治理水平提升上聚焦用力,初步形成了用制度激励、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机制。
着眼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谋划制度制定“最先一公里”,从源头上保证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细数吉阳区的工作成果亮点频出。
一是找准发力“重点”,营商环境呈现新气象,制定了《吉阳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行动计划(2022-2023年)》,配套出台《吉阳区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在三亚市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线上平台,激活“沉睡”土地交易制度;二是倾注干事“恒心”,队伍建设展现新面貌,出台区级面向高层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实施细则,建立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2022年共开展岗位练兵实战活动1930场,累计参与11605人次;三是全力关注“民意”,民生福祉展现新作为。
工作成效,不看口号看疗效。据介绍,“制度执行年”行动开展以来,吉阳区已推动18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民生等攻坚清单问题落实。其中,该区将实施打通“断头路”列入攻坚清单,主动作为、用心用情、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安游路、学院路、高原河路、“君和君泰”周边道路等10个项目的征拆工作,完成率100%。
天涯区:打造营商“新高地” 构筑发展“硬支撑”
天涯区围绕“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狠抓“制度执行年”各项任务落实,积极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初步形成开放包容、公平法治、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2022年,该区通过制度建设、执行、创新,天涯区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3799户,其中企业增加7549户,个体工商户增加6250户。
主动谋划“招商引资服务体系”集成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精准招商,2022年天涯区共对接企业67家/次,洽谈引进项目25个;以技术创新推动网络化招商;以“双语招商”探索国际市场,2022年全区新增86家外资等企业。
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保障体系”集成创新。在政务环境建设、市场环境建设、法治环境建设中分别推出了创新举措,其中在全省首推“一枚印章管服务”;将特殊时段施工作业许可证等258个事项纳入“一鹿快办|市政务服务云平台”小程序等;推出“5+2”预约延时服务、“容缺后补审批+现场办证”和“包容审慎监管”等40余项弹性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积极推动“企业发展助推体系”集成创新。打造专业化企业服务队伍,选派111名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对口服务55家区重点企业,解决82个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帮扶体系;索助企纾困政策组合拳。
“天涯区将持续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切实推出更多惠及市场主体的政策性、制度性务实举措。”据天涯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天涯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招商地图网站”“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和“一网统管、巡办分离”三项创新举措。
崖州区:强化制度执行抓落实 推动区域发展获实效
过去的一年,崖州区强化执行,加强工作创新,通过“清单式”管理,精准施策,以专班运作推动制度建设成果转化为制度执行实效,不断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崖州区“成绩单”也是亮点多多:在协同联动上做文章,激发区城融合新动能,建立了“区城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区城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大事共商;在乡村振兴上见实效,实现农民增收新目标,盘活南繁科研用地,选聘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11所科研院所派出的122名博士人才,组成17个“博士村长”团队,助力乡村振兴;在精细服务上出实招,打造政务服务新样板,积极探索区城政务服务联动大“一窗”,行政服务效能和办事便利程度得到群众认可;在党建引领上下真功,创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城市大党建格局,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
此外,崖州区在基层治理上求突破,创新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印发《三亚市崖州区关于实行村(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制定《三亚市崖州区网格员奖惩管理办法》,成立了崖州区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建立全部门联动响应反馈机制,共同解决群众的诉求。2022年指挥中心累计受理办件55128件,办结52626件,办结率95.46%。
海棠区:新招+实招+硬招 让营商环境“靓”起来
优化营商环境要久久为功。2022年,海棠区牢牢把握住优化营商环境这条工作主线,将学习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制度、优化制度贯穿其中,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高效顺畅运转,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在海棠区晒出的“成绩单”中,优化营商环境是重点之一。海棠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运行体系,夯实“制度执行年”成果,持续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以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结合行业领域发展特点和工作需要,持续健全对外行权制度,通过健全制度堵漏洞、补空白。起草了《三亚市海棠区区级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制定印发了《优化区级层面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发展全流程营商环境制度》《三亚市海棠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机制》等工作方案,共派出60名干部进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海棠区有哪些突出的创新案例?其中之一便是“构建多元信访化解机制”,该区先后推动完善党政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建立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等6个工作制度,率先引入区政府法律顾问坐班接访制度,建立司法信访访调对接室,协助22个区级重点信访责任单位架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业务培训,进一步畅通基层信访渠道。23个村(居)都配备基层社会治理调解员,定期开展民情沟通。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化解各类信访积案80余件。
下一步,海棠区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年”行动第三方观察等五项运行保障机制,狠抓“三张清单”落实,强抓时间持续紧盯“三张清单”和“揭榜挂帅”榜单。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