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月川安置区南区13号楼封顶 “住有所居”不再是梦(三亚月川安置区在哪个位置)

安置区南(一)区13号楼宣告封顶,这是月川安置区第一栋封顶的安置楼。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月川村内的安置区位于同心家园四期附近,项目总用地面积166502.31平方米。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三亚4月2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刘丽萍 实习生 卢瑶)4月28日,三亚市吉阳区月川村民陈人东途径正在建设中的月川安置房时,忍不住驻足仰望。他也数不清这是第几次站在楼下仰望了,让他惊喜的是,当天在村民的欢呼声中,安置区南(一)区13号楼宣告封顶,这是月川安置区第一栋封顶的安置楼。
“就盼着能尽快回迁了。” 陈人东说,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象新的生活。为了月川人的“家”,他还自愿加入月川棚改安置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每天都在见证自家房子的建设过程。
民心所盼 棚改居民将告别“蜗居”
月川村属于三亚的中心地带,常住人口逾万人,规划滞后、杂乱无章、安全隐患多,是三亚最大的城中村之一。西望新崛起的三亚CBD,在实施拆迁改造之前,它已成为三亚发展的进程中的“洼地”。
“人口多、土地少,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来说,实施棚户区改造都势在必行。”月川党总支书记林世耀如是说。
在吉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通力合作下,月川棚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拆除房屋549栋,合计面积501172平方米。如今,承载着4700余人月川人梦想的安置房也已拔地而起,安置区南(一)区13号楼顺利封顶,大家都将告别“蜗居”,实现“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危换安”的宜居梦。
为了确保安置区质量,月川11位村民自发组建监督小组,化身“安监员”。
“大家知道我是干建筑的行家,把好安置房的质量关自然也是我的责任。”月川村民陈人东自愿加入月川棚改安置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后,跟着组长王统一起梳理工地要注意的环节、细节,制定“自检体系”的中规范操作以及流程。
林世耀介绍,11名成员全部都是月川村原籍村民,组长下设的技术组配备6名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集合了月川社区有资质、有经验的建筑专业人员,对拆迁安置房的建设进展情况和质量情况等进行全程监督,实行轮班制度,轮流对安置房建筑工地进行不定时、不定人、不定次的监督管理。
以人为本 打造安置房标杆
老百姓认可的城市,才是幸福之城;老百姓心仪的房屋,才是幸福之家。
据了解,月川村内的安置区位于同心家园四期附近,项目总用地面积166502.31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用地由南北两个地块组成。据最新调整的规划设计方案显示,月川村安置区拟建设28栋安置房,还建设2栋祠堂、1栋幼儿园及1座戏台。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搞建设,建设和谐家园。”中建五局月川安置区的项目指挥长刘雄宇说,月川安置区的建设,均按照月川村民的风俗习惯所设计,有戏台、祠堂,甚至连电梯都有两个规格,满足村民出行、应急使用。只要符合安置条件且愿意选择房屋安置的村民,均安置在月川安置房内。
目前,月川棚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拆除房屋549栋,合计面积501172平方米。被拆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搬入了过渡性安置房,待安置区建好,居民都将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刘雄宇表示,月川安置区建设项目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努力将月川安置区项目打造成让政府放心、让月川村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