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发展改革委落实“双统筹” 项目投资工作不停歇(三亚市发展和改革)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12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记者从三亚市发展改革委获悉,8月1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三亚市发展改革委按照三亚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发展改革委“双统筹”的工作要求,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项目评估、策划等前期工作,积极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抓好投资纳统和项目入库,做好项目要素保障,积极推动项目投资工作“加速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项目投资产生的不利影响。

投资项目评估评审不停滞
推动项目建设,评估评审是前置工作。疫情期间,三亚市投资服务中心前期工作科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牢固抓住项目前期评估评审工作不放手、不停滞,抓好疫情防控和项目评估双统筹。
该中心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克服时艰,通过将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和可行性研究评审会由现场会议方式调整为线上视频会议方式,确保项目评估评审工作不间断,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向前推动。中心副主任麦宜波介绍,疫情期间已完成三亚市海棠区赤田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整治工程、三亚民族中学综合楼项目等7个政府项目评估评审工作,其中初步设计及概算6个、可行性研究报告1个,共涉及项目总投资约3.42亿元;招投标核准3个。同时,正在抓紧推动三亚市迎宾路中段学校(三亚市迎宾路小学、三亚市第九中学)项目、三亚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二期、吉阳区海罗安置区(一期)项目、“六水共治”管网提质增效工程等12个项目评估评审工作,涉及总投资约85亿元,为疫情过后补抓、抢抓工期促投资提前做好准备。
全面落实“双统筹”要求,对紧急工作任务毫不怠慢,在人员封控、工作遇到极大不便的情况下,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召开线上视频会等方式,努力做到工作质量不降低、工作实效不受影响。三亚市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科长吴艳莉表示,疫情期间,科室及时下达前期工作经费,保障项目正常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并通过微信群等即时通讯手段,跟踪项目进展,加速丹州桥、海棠区赤田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整治工程项目等一批紧急项目的审查审批工作。
积极申报上级资金支持
为做好三亚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备选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三亚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做好该项基金申报工作。
在疫情期间面对面沟通不畅的情况下,三亚市发展改革委通过线上及电话指导各部门吃透上级政策文件,掌握该专项资金支持领域、范围、开工情况等相关要求;对照投向领域,梳理筛选符合条件拟申报项目,与农发行、国开行两家金融机构做好对接沟通,会同项目单位对拟申请项目提出资金需求,同时指导项目单位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系统进行申报,并对申报逐个项目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及时告知项目单位修改完善。配合省级部门对三亚市申报项目逐个审核,并按照提出意见,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完善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尽可能达到开工条件,即资金下达后即可投入使用,形成有效投资。
据悉,截至目前,三亚市已分两批申报重大基础设施金融工具(基金)项目37个,基金需求27.88亿元。其中,第一批经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项目31个,基金需求24.18亿元;第二批经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项目6个,基金需求3.7亿元。目前,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反馈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项目1个,拟支持基金0.5亿。
发挥投资工作专班作用
据了解,7月份,是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百日攻坚战启动首月,投资纳统工作专班通过梳理具体项目的预计完成情况,统筹评估预期目标,提前协调各区尽快申报入库新开工的项目、加大在建项目的投资力度、尽早开展工程进度款支付,全力确保7月份投资实现既定目标。
8月份投资申报时间是1日-5日,时值全市疫情加剧的关键期,投资纳统工作专班实时跟踪投资申报情况,督促待报投资的项目业主单位,最终全市提前一天完成投资申报,预计7月完成投资超61亿元,同比增长29%以上。
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科副科长张华成介绍,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8月份投资任务产生的不利影响,已全面梳理全市已开工未入库项目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抓好项目入库,为8月份投资提供必要支撑。此外,全面跟踪全市项目建设情况,充分做好疫情对项目建设影响的评估工作,尤其是省重点项目,坚持每天逐一跟踪,了解项目建设需求,并形成日报上报海南省发改委,积极寻求推动项目建设的支持。
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攻坚克难,积极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负责人杨梅秀表示,疫情期间专班工作人员梳理三亚市计划1-7月应开工未开工项目共计102个,了解项目进展,及时掌握项目未开工原因,通过微信工作群平台积极协调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南山电厂扩建项目等项目问题,加快问题解决进度,推动项目建设投产。
土地是项目能否快速、高效、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解决基础设施项目占压基本农田,一直是项目前期推进的堵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线性工程项目的最大“绊脚石”。为充分利用“三区三线”划定的窗口期最后时间节点,项目策划工作专班会同市资规部门连续半个月,即使疫情期间也日夜奋战,梳理、汇总提出全市规划区域内占用基本农田的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情况,包装申报26个省重点(大)项目,悉数获批增补,为三亚市“三区三线”划定提供法理依据。
此次“三区三线”划定,着实解决了绕城高速连接线、大茅隧道扩建、南田融合示范区路网等建设项目用地调整问题,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用地要素保障,为投资稳定增长积蓄充足动能。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