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棠区4个风情小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后 垃圾减量近4成(三亚市垃圾分类宣传片)
点击查看视频

居民前往智能回收箱投放分类后的生活垃圾。记者邓松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23日消息(记者 邓松)“垃圾分类很好,有利于环境保护,分类投放还可以攒积分兑换商品或者提现。”7月23日,三亚市海棠区龙江风情小镇住户王艳秋将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在该小镇智能回收箱投放后,又用积分兑换了一包环保垃圾袋。据三亚市海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计,该区龙江、龙海、林旺北、青田4个风情小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后,生活垃圾整体减量率达39.7%。
根据《三亚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工作方案》要求,2020年8月1日前,三亚各区至少完成不少于1个社区居委会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目前,海棠区已在7个村(居)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中,龙江、龙海、林旺北、青田等4个风情小镇建设的9个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已投入使用。

龙江风情小镇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投放点示意图。
龙江风情小镇是海棠区最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居民区,已设置3个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记者看到,10余米长的投放点设置了清洗池,摆放了5台智能回收箱可供投放可回收物(塑料、纸类、玻璃、金属)、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1台密闭箱可投放有害垃圾。居民每次刷IC卡后向智能回收箱投放分类好垃圾,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可回收物根据重量换算积分,其他垃圾及厨余垃圾按投放次数计积分。居民获得的积分可在智能回收箱一旁奖品兑换机兑换环保垃圾袋、漱口杯等物品。据了解,除了现场兑换商品,居民们还可将积分兑换成现金予以提现(100积分等于人民币1元,累计5000积分可一次性提现),或者通过线上商城兑换电饭煲、电子铛等商品。

王艳秋展示自己用积分兑换的环保垃圾袋。记者邓松 摄
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李振华介绍称,前期通过宣传员协同网格员、志愿者、物管人员进入居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讲解,指导下载垃圾分类系统手机App,引导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学习体验,不少居民已经养成主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截至目前,小镇1035户人家已有866户完成注册领取IC卡,成为智能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在龙江风情小镇经营面包店3年的王艳秋是垃圾分类的坚定支持者,系统显示在该居民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59天时间里,王艳秋投放分类垃圾87次,总重量190.52千克,获得积分2361.86,是该居民区分类垃圾投放最多的人。用积分已兑换洗碗巾、环保垃圾袋等用品。李振华表示,通过与居民利益挂钩,可以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减量化意识,真正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数据也证明,通过生活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实现垃圾减量。据三亚市海棠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计,该区龙江、龙海、林旺北、青田4个风情小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后,总投放生活垃圾量为17236.72千克,其中分离出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分别为690.17千克、6155.5千克,生活垃圾整体减量率达39.7%,这也意味着处理后运往垃圾掩埋场的生活垃圾减少了近4成。

除定点投放外,龙江风情小镇还在每天的7:00-10:30,15:00-18:30派工作人员在居民区循环回收分类后的生活垃圾。记者邓松 摄
海棠区委副书记、区长孙耿表示,下一步海棠区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垃圾分类试点经验的推广上,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同时,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及行动,按时间节点从 2020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