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博后村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三亚市博后村民宿协会)
三亚日报讯(记者 张慧膑)近日,国家民委网站发布《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命名283个地方和单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入选。此次获评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有效期为5年。
一个个少数民族家庭增收致富、一项项惠民政策让少数民族同胞感到温暖……近年来,三亚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谋篇布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推进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依法加强民族事务的管理,深入推进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三亚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民族关系,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培育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
从曾经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到如今吸睛无数的“网红”打卡地,博后村的蜕变就是最好的证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后村考察时留下了温暖亿万农民心窝的深情嘱托,这为博后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强大动力。此后,博后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助推少数民族同胞致富奔小康。10年来,博后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大力推动农旅融合,村民开起了民宿、餐厅、超市等产业。简约风、黎族风、海洋风、中国古风等风格迥异的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喜好,博后村也成为“网红村”。博后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7000多元增加至如今的20000余元,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共画“同心圆”。如今,三亚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逐渐变好,从北山村到文门村,从玫瑰飘香的博后村到民风淳朴的中廖村,少数民族的村庄面貌发生改变,少数民族家庭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