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党建引领破解土地闲置难题(琼中党建引领破解土地闲置难题的意见)
“请大家看前面这块40余亩地,已经闲置两年多了,我们现在用来种植脆蜜金桔。”7月21日上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第3次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放在长征镇召开,该镇潮村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彭建博热情洋溢地向来自各乡镇、村委会的干部推广他们的经验。
据了解,为了推动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潮村在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积极盘活村里闲置的土地,发展脆蜜金桔、种鸽养殖、光伏发电、黄牛、草豆蔻、粽叶等产业项目,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9.7万元,2023年预计达到45至50万元。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盘活村里的撂荒地、闲置地和解决农村土地“三过”问题,实现土地再回收、再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潮村的典型示范只是琼中的一个缩影。

现场观摩长征镇村级企业党建联盟产业示范基地——潮村金桔园种植基地
闲置土地再利用 昔日撂荒变良田
长期以来,村里大量撂荒地一直是长征镇万众村党支部书记黄茂彬心头上的“痛”。
“好多地搁置在那里没人种,很浪费,村集体经济提不上来,村民的收入也就那样。”2022年起,黄茂彬带领村干部针对土地撂荒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把脉,镇干部、村两委及帮扶单位动员推动,入户宣传。
“主要是体现在村民的利益上面,村民一听就通了。”黄茂彬当时还担心部分村民不同意,没想到跟村民一说就都同意了。去年,万众村级公司流转承包20亩撂荒地种植山栏稻,带动11名村民复耕撂荒地43.5亩种植山栏稻。2022年以来,万众村共整治撂荒耕地156.5余亩,让撂荒土地再显生机和活力。

万众村委会书记黄茂斌查看山栏稻生长情况
在琼中,土地的撂荒和闲置主要体现在季节性撂荒、短期作物后撂荒、劳动力缺乏撂荒、坡地缺乏水资源撂荒、林地到期更新闲置等,每年因林地到期更新新增的闲置地比较突出。针对这一问题,琼中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各乡镇把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放在了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

琼中利用闲置小山包种植山栏稻
7月21日上午,在琼中县2023年粮食生产晚造种植暨山栏稻育种开种现场,村民们在阴雨天气中抢时机,在连片的小山包上埋下一颗颗山栏稻种子。“这个小山包原来闲置,共30亩,现在用来种植山栏稻,下一步计划扩种230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祥宥告诉记者,在稳定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2021年以来,琼中县积极利用撂荒地和坡地等大力推广种植山栏稻。目前,琼中山栏稻种植面积达到4877.44亩。

村民正在种植山兰稻
近日,湾岭镇岭门村民们在香瓜地里忙着翻新土地,准备下一批香瓜的种植。“我们通过盘活撂荒地,一年能给村庄带来100万的收入。”岭门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文超介绍,过去由于缺少劳动力、缺乏资金等众多因素,导致这一片土地利用率不高,有的处于长期撂荒状态,最长的已经撂荒了10多年,岭门村委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由村级党支部把村庄的撂荒地闲置地整合起来,统一流转给公司,盘活村庄撂荒地,从中获取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公司还能提供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农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解决“三过”有实招 集体经济大变样
近日,琼中大山深处的黎村苗寨,村级广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向村民宣传一则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面积过大、期限过长、租金过低”问题清理行动的公告。长期以来,土地“三过”问题成为琼中不少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拦路虎”,如何解决“三过”问题,琼中各乡镇结合实际纷纷出实招、破难题。

长征镇光伏产业
“租出去500多亩地,每年才收入8800元。”湾岭镇中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中泉也有个多年的“烦恼”,由于前期土地发包程序不规范等历史原因,中朗村委会以30元/亩的价格进行土地发包,且承包期限较长。为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湾岭镇中朗村委会在辖区内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回收和重新发包工作。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最后解决了出租土地价格过低的问题。全村“三过”土地整改完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将增加5万元。
“您看,村委会对面的那块地,已备好地了,准备用来种植金桔。”站在新寨村委会瞭望塔上,长征镇党委宣传委员、新寨村驻点点长黄启君指着一块40余亩的坡地,原来为长征农场租用地,后来农场改革后由海胶长征分公司接管,由于年限过长,经长征镇党委和海胶公司深入协商,由新寨村委会收回地块并以村办公司的模式发展金桔产业。

长征镇潮村金桔产业
“村级产业的发展,普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瓶颈。”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长征镇党委书记陈英顺在现场会中介绍,该镇以“垦地融合”工作为抓手,汇聚多方资源,牵头组织与海南农垦长征农场有限公司、海胶长征分公司沟通协商,通过土地租用等方式,利用农垦土地资源优势,补齐土地资源紧缺短板。
目前,长征镇深联公司租赁海胶长征分公司更新胶苗200亩土地,连片种植澳洲茶树,收回新寨公司协调海南农垦长征农场有限公司归还原租赁村集体的40亩林地,推进脆皮金桔产业项目落地等。截至2022年底,长征镇的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1.2万元,增幅排名全县第一,收入最高的村达39.7万元。
“千万工程”引领 打造一批村级公司
“莫明吉,你忙完就过来公司,把‘端午节’的工钱发给你。”在长征镇新寨村委会,海南琼中新寨建设综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寨公司)董事长陈冰挨个通知村民,让他们过来签字领工钱。他介绍,2022年新寨公司推出了特色产业“海南琼中新寨三源粽”将琼中三色饭的制作技艺和粽子产业将结合,一经推出就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截至目前,共创收50万元,带动45人就近务工收入,为本村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今年6月粽子还被登上了央视。

三色粽子
“海南琼中新寨三源粽”还带动潮村、烟园、万众、深联和新寨5个村,形成抱团发展、共同创收,为共同参与的5个村的群众带来20万元的劳务费收入和2.5万元的村集体分红收益。
三源粽只是新寨公司的其中一项业务,截至目前,新寨公司已承接基建类项目8个、产业类项目1个,打造特色品牌2个,累计项目金额达195.9万。
在琼中,像新寨村成立村级公司的村庄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县100个行政村,注册资本达7726万元。

琼中三源粽外包装
2021年以来,琼中以打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引领,打造一批村级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运行新机制,充分发挥县域内国企平台公司资金、项目、信息等优势,每个平台公司聚焦2至3个主导产业,分片区与各村合作组建100家村级股份公司,以“平台公司+村级股份公司+引进企业”模式,吸引企业资金注入,以“村级股份公司+”模式,把村级分散的资金、资产和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良性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10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053.08万元,同比增长87.35%,其中有39个村突破10万元,4个村超过30万以上。
琼中县委书记蒋莉萍说:“党建工作不是喊口号,做面子工程,党建工作是要落实每一个细节,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当中,要带动到百姓致富。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优势,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一项项落实落好,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成果,不断开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局面。”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