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长征镇组织开展2022年水稻插秧劳动大比武竞赛(水稻插秧报道)

7月10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新平村委会什宴一、二村的稻田里人声鼎沸、机器轰鸣,耕田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干部群众挽起裤腿搬秧苗、插秧,整个场面热火朝天。这是长征镇2022年水稻插秧劳动大比武竞赛新平村赛场的比赛现场。
作为琼中桑蚕产业大镇,长征镇粮食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全镇早稻种植任务4000亩,晚稻种植任务2000亩,豆类、番薯等其他粮食作物任务1500亩,油料作物任务1500亩。为了全面完成粮食安全生产任务,促进乡村振兴,长征镇委、镇政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据长征镇党委副书记许环益介绍:“今天长征镇在新平村开展2022年水稻插秧劳动大比武竞赛,旨在宣传粮食安全重要性,以及今年长征镇在种粮奖补方面的利好政策,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据了解,新平村依托村办公司,共组织了长征镇9个村委会,90多名农业技术能手,分为4组开展水稻插秧劳动大比武竞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各1组,奖金分别为1200元、1000元和800元,优胜奖6组,奖金为500元。

“今天按照镇委、镇政府工作部署,我们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我们村集体成立的海南长新建设综合发展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开展插秧竞赛,大家都很开心。今年我们公司将什宴这里撂荒多年的110亩地流转来种植紫米,预计收成将达到39.6万元。我们还要将农户在当季不愿种植的稻田流转出来,扩大本村的种粮规模。”新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办公司董事长王京安说道。
今年以来,长征镇创新推出“弹性种植”+“集体流转”发展模式,对无劳动力、无意愿种粮农户的地块进行当季集体流转,重点解决土地闲置、撂荒等问题,保障土地不闲不荒。同时也积极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市场机制,采取“集体公司+农户”“集体+种植大户”等模式进一步做好撂荒地整治和晚稻种植工作。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