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7:澄迈公共文化服务 让百姓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澄迈县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后续建设为契机,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
从2011年以来,我县每年投入近90万元,深入11个镇搭建舞台,举办11场群众自导自演的惠民专场演出和1场颁奖晚会,已形成澄迈特色的镇域文化;每年送歌舞下乡不少于20场次,送琼剧下乡不少于50场次,送电影下乡不少于2124场次,实现每村每月至少看一场电影;每年春节期间举办一系列小型的、方便群众参与的群众文体活动赛事不少于10项。全县11个镇中的7个镇依托传统节日和特色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镇一品牌”群众文体品牌活动。通过将农民工、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的基本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图书馆和文化馆设有专门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而为推广海洋文化,自2012年起,我县每年举办以“大海”和“澄迈”为元素的全国“大海歌曲”电视大奖赛,7届赛事创作出了众多优秀作品,提升了我县公共文化服务品位,同时向全国展示了澄迈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此外,澄迈县还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多元互动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逐步改变了原先文化资源“下行”为主的配送模式,转变为下行与“上行”相互配合的文化资源配送模式,推进“一镇一演”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不断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内涵,注重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目前,80%以上的镇形成了有特色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下一步,澄迈将努力提高公共文化场所使用率、建立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提升流动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