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传统居所(苗族地方)

历史人文 0 4923

  过去苗族的住宅是因地取材,利用本地资源建筑,常见有茅草、木条、竹子、红白藤等。柱子多选用坚固耐用的优质格木。除木料常年备用外,茅草、竹子、红白藤只能在下半年才容易采伐到。因此,苗族建筑房屋通常在年底进行。 

  苗族的传统住宅类似于黎族,多为金字形或船形屋。一般是四周用木条和竹篾编扎成墙,有的还糊上泥土,用编好的茅草片盖顶。金字形的房屋里面有木条支柱,屋顶有架梁。船形屋有支柱没有横梁,屋顶成拱形,左右两侧茅草垂地,状似半圆形船篷。住宅地板全是泥地。茅草每隔三五年要更换一次。房屋没有一定的方向和排列,房屋之间也没有固定的距离。房屋一般两边开门,前门较大,后门较小,但不一定对开。内间隔为三房,中间房作为厅和厨房。前门屋檐上伸出较宽的茅草,作为出入走廊。房屋的两端也伸出长长的屋檐,一端用竹蔑木条围起来作猪栏和鸡、鸭、鹅窝,另一端附设一间小染房和舂米场所。房内隔作三间,中间作为厅和厨房,两旁用竹蔑围成两间睡房。房多不开窗、光线较差。

  现在的苗族大多居住砖瓦房,与汉族金字形房屋相同。


责任编辑:杨斌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