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今秋正式开园办学(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地址)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今秋正式开园办学
3种办学模式 共招约500名学生
本报海口7月5日讯(见习记者 刘晓惠 本报记者 赵优)7月5日,“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七场在海口市举行,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黎安试验区)以“育才造士风正劲学在海南正当时”为主题,详细介绍黎安试验区项目建设、教育办学、制度集成创新等工作成效。海南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黎安试验区将于今年秋季正式开园办学,共招收约500名学生。
据介绍,黎安试验区规划面积12.72平方公里,以“一撇、一捺”的“人”字型布局呈现。其中,“一撇”部分主要承载国际教育功能,面积5.81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万名师生;“一捺”部分是产教融合板块,将致力于推动区地协同发展。
2021年秋季学期起,黎安试验区邀请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英才班”项目的形式开展过渡期办学。过渡期办学为今年秋季学期大规模开学进行了压力测试,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
今年秋季学期,黎安试验区将正式开园办学,迎来十余所高校共计约500名学生,这些高校将通过3种不同的模式开展办学——
第一种模式是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部已正式批准在黎安试验区设立4个中外办学机构,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招生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划招生120人;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专业为信息与计算科学,计划招生90人;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招生专业为智能科学与技术,计划招生100人;北京体育大学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招生专业为旅游管理、休闲体育,计划招生100人。
第二种模式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英才班”项目。该模式已于去年9月启动运行,目前黎安试验区正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对接洽谈该模式的办学项目,各高校将拿出优势学科在黎安试验区办学。
第三种模式是计划单列研究生招生。目前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已完成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约130位硕博士将在黎安试验区开展教育教学。
据了解,黎安试验区创设了“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由黎安试验区建设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师生宿舍等生活配套等硬件提供给入驻高校共享使用,高校可实现拎包入住,并根据自己的办学需要和学科特点开设课程。
黎安试验区通过内设的国际联合学院等载体,打造国际学分银行、国际大师班、国际通识课程、国际创新实践等“大共享”软件平台,构建中西互鉴、文理互通、学科互融、学分互认、课程互选、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新型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多所办学机构聚集、学科交叉融合、办学资源共享的格局,学生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多个学位,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的愿景,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黎安试验区正加快推动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等工作,研究面向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储备国际化人才。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