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巾帼种植好手“带”富乡里(陵水种植基地)
毫无保留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成立合作社帮农户销售农产品……
巾帼种植好手“带”富乡里

候选编号10姓名:许方瑜身份及事迹: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立合作社后,为农户提供的种子和化肥从来都是以质量第一为服务宗旨,提供的技术和市场都是毫无保留,从不欺瞒农户,从不缺斤少两,从不打农户压价格。这些年来,许芳瑜的生意逐渐做大,加入她合作社的社员日子越来越来好,她获得一方百姓的赞许。
南国都市报8月29日讯(记者王天宇文/图)她是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一位种植好手。她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不忘村里的乡亲们,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发展电商让村里农产品供不应求,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她就是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许方瑜。
将先进种植技术带回村
许方瑜是文罗镇土生土长的青年,她的父亲是一位种植瓜菜的农民。年幼时,父亲在地里忙活,她便在田间玩耍,那时瓜果蔬菜是她最喜欢的“玩具”。2004年,许方瑜从海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海口锤炼了两年,创立了海南四方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方瑜发现,老家许多农户辛苦种植几个月,却没有等来丰收的硕果,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
如何才能帮助农户?许方瑜带着问题来到三亚、乐东等地“取经”,向掌握优质种植技术的果园学习,再将技术带回陵水文罗。
文罗镇老农户符亚兴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直种植着豆角等瓜菜,但收入只够维持全家的日常开销。看着别人种植荔枝致了富,他想尝试种植却苦于没有技术。“她教会我种植技术,让我种荔枝有了信心。”符亚兴说,许方瑜除了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让缺乏资金购买农资产品的农户到她那里赊账,收成了再清账。依靠种植荔枝,去年符亚兴家建起了二层小楼,小日子红红火火。
成立合作社带领农户致富
在经营中,许方瑜发现合作社的模式更受收购商欢迎。为此,在文罗供销合作社、文罗周边22个种植户的合作下,“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6月10日成立了,许方瑜任合作社理事长。
“起初,跟着我干的人还不算多,但眼看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民们也都纷纷加入了进来。”许方瑜说,合作社的模式更受收购商欢迎,一是品质有保证,二是更能满足大规模收购。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该合作社已有社员610人,其中贫困户50人。
文罗镇贫困户唐惠明是合作社黄秋葵种植户之一。唐惠明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开始种植黄秋葵,第一批种苗是合作社免费提供的。今年3月以每斤最低5元的收购价售出,第一批赚到6000元。
据了解,合作社现有黄秋葵60亩、豆角500亩、圣女果示范田10余亩等。因对农残留控制严格,品质保障,在收购商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今年,合作社将继续以“有工出工,有地出地”方式优先吸纳贫困户入社,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百果园”农庄,并发展文罗鹅养殖。
“我们希望通过合作社带领村民摸出一条路。这个村影响那个村,大家共同富起来。”许方瑜说。
带头做电商给农产品“插上翅膀”
在互联网+农业的大势头下,怎么用好互联网,让农民种出来的瓜菜好卖且卖到好价格,2015年底,许方瑜加盟成为阿里巴巴在文罗镇的农村淘宝合伙人。
“网上购物对于许多村民来说,既新奇又开心。”许方瑜告诉记者,从农村淘宝第一天上午10时许营业,村民就纷纷到站里咨询怎么买衣服、对联、鞋帽、农用品等,到晚上7时许,已经有83个订单,订单额达14000多元,成为陵水第一个破万的村淘站点。
“在网上买农具,便宜,款式又多,送货上门,直接到服务站点就有人帮忙为我做参考,太方便了。”村民老黄高兴地说。
村民们网购方便了,他们种植的优质农产品还可以通过网上进行销售,完成线上、线下的互通。为此,许方瑜注册了“文罗”“新农人”商标,带着一批年轻人做起了电商。“龙眼传统渠道售价为7元/斤,而网上能卖到12元/斤。”许方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许方瑜秉承着城货下乡农货进城的宗旨,让老百姓买到实惠的商品且帮他们把农产品卖出去,在她的带领下,文罗群众走出了致富新路。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