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电商扶贫中心有针对性地收购农产品 让电商扶贫更精准(陵水扶贫办地址)
本号电商扶贫中心改变零散销售方式,有针对性地收购农产品
让电商扶贫更精准

上图为村级助理员在本号镇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学习。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陈思国 摄
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 苏庆明 通讯员 黄艳艳
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提供电商运营、品牌打造、人才孵化等电子商务服务。
该中心主要工作为
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
积极孵化农村电商人才
营造地域电商发展氛围
“卓跃良家有10只鸡”“郑少燕家有300斤香粉蕉”……近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本号电商扶贫中心)产业信息登记员王海走访该镇多个村子,仔细把农户种植的农产品种类、规模、产量、上市时间等信息登记入册,为“触网”销售做准备。
作为陵水扶贫工作重点乡镇,本号镇去年8月引进第三方公司打造并运营全县第一家镇级电商扶贫中心,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和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提供农产品销售、品牌打造、人才孵化等服务。
如何让深山里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是本号电商扶贫中心的核心任务。运营的一年时间里,本号电商扶贫中心通过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网络直播销售、专项电商扶贫行动等帮助农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据了解,一年来,本号电商扶贫中心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销售了近百种农产品。“能够取得这样的销售成绩我们很开心,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号电商扶贫中心执行总监刘洋说,今年4月,他们在整理台账的时候发现,之前销售的农产品过于零散,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4月前,我们今天帮这位农户卖几只鸡,明天帮那位贫困户卖几十斤香粉蕉……这样零散的销售模式繁杂,难成气候。”刘洋说,想要取得更高的销售成绩,必须改变零散的销售方式,朝规模化、精准化、专业化方向努力。
针对上述问题,本号电商扶贫中心进行农产品信息收集,由该中心产业信息员带队,与多名公益性岗位电商帮手一起走村串户,收集农户、贫困户家种植、养殖农产品信息,汇编成册。“通过收集而来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收购农产品,以周为单位,一周专心卖一种农产品,着重在宣传、包装、推销上下功夫。”刘洋说,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人力,营销效果也好。
“我们进村收集农产品信息前,要先经过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如何与农户沟通、如何采集、如何登记等,提高了采集效率。”王海说。
7月底,本号镇首个电商扶贫服务站在乐利村建成,由本号电商扶贫中心负责日常运营。“中心有订单需求就会告知我,由我负责去找农户了解是否有相对应的农产品存货,与他们谈妥价钱后收购。”乐利村电商扶贫服务站负责人王亚明说,运营近1个月来,已成功帮部分农户卖了农产品。
“我们还开展‘行业协同’扶贫行动,即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协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采购农产品、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刘洋介绍,目前本号电商扶贫中心已与6家单位合作,包括景区、医院、地产企业等。
除了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外,本号电商扶贫中心还积极孵化农村电商人才、营造地域电商发展氛围等。不过,刘洋也表示,农产品产销想要对接更精准,本号电商扶贫中心仍需在标准化生产、品牌标识、包装、物流、可追溯体系等环节发力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