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人物榜评选活动 | 王铮:青春献给党 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贯彻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让临高广大职工、干部深刻领会和传承“红色精神”,感受建党100年以来临高的发展变化及建设成果,由临高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临高县融媒体中心主办,南海网承办的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初心献给党 建功自贸港”临高人物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充分深入挖掘、展示全县各行各业基层岗位员工、群众、干部的典型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临高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集中展示美好新临高。

脱贫攻坚阶段,王铮(右)到村里进行走访。受访者供图
临高人物榜评选活动——
王铮:青春献给党 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有人说,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是当不了好秘书的。
因为秘书工作繁重琐碎,常居幕后而又责任重大;秘书经常熬夜,节假日不能休息;秘书的工作有时还得不到别人的谅解……这就要求秘书人员能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甘当无名英雄。
王铮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现任临高县委办公室秘书组组长。自2016年至今,他从事秘书工作五年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然而,就是因为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心,他从不抱怨,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一颗基层“螺丝钉”。2015年—2019年,王铮连续五年获临高县年度考核工作“优秀”等次,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脱贫攻坚阶段,王铮(右一)到村里进行走访。受访者供图
学无止境
坚定信念提高自身素质
2016年9月,王铮由乡镇调到县委办公室工作,成为一名机关工作者。县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系统的指挥中枢,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特殊的要求。“政治站位、业务素质、个人能力都必须更高,我可以吗?我要如何做?”王铮在心底里问着自己,也在心底里和自己较着劲。
无志不能怀远,无才不能博见。“学习是唯一的‘武器’。”他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王铮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最锐利的武器,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把提高工作素养当作职业、境界、追求,勤学习、勇创新、敢超越,努力适应新形势。
每一次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每一项国家政策、每一场会议的工作部署……都是学习的内容。王铮说:“秘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秘书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最根本的是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
与此同时,他还注重业务素质的提升,除了掌握文书档案整理、会议记录信访公文写作等基本功外,还要学习人文基础知识、法律、财会、管理、经济等知识,这都是成为一名合格秘书的人员不可缺少的。
付出终有回报,王铮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2018年2月起,他开始负责秘书组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王铮始终认为“学习是唯一的‘武器’。”受访者供图
追求细节
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对秘书工作尤其适用,也是王铮多年来始终铭记于心的话。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是对秘书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对细节的关注、重视和追求,是党的秘书工作一贯的优良传统。
从事办公室秘书工作以来,尤其是负责秘书组工作后,王铮更加勤勉,他把所有工作当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考验和锻炼,自我加压,尽职尽责,拼搏进取,尽最大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公文处理方面,他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严把公文质量关,力求办文精简、规范、优质、“零差错”。同时,严格发文核稿管理,明确具体责任人,提高发文效率。
在办会方面,他精心组织筹划,加强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总结,确保会议安排周密、安全、高效。多年来,在王铮牵头组织下,顺利承办了临高县委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县委常委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
在办调研活动方面,他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周密拟定筹备方案,协助县委领导夯实相关部门单位责任,带头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积极做好督促协调,保证活动策划、邀请嘉宾、日程安排、现场准备、衣食住行、活动安保等各个工作面及每个环节准备充分,筹备工作有条不紊,确保重大活动筹办质量。
王铮说:“或许没有丰功伟绩,但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群众,才不愧对自己的工作,不愧对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

王铮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全力履职
帮扶9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是王铮始终坚定的初心。
2016年,临高打响脱贫攻坚战,王铮主动向组织申请,负责帮扶临城镇头星村委会9户贫困户。为了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他隔三岔五地到村里进行走访。平时办公室工作就已经很繁忙,他白天把时间都留在了机关,而把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用在了走访贫困户上。
王铮帮扶的一位老奶奶王玉连,由于子女经常外出打工,加之腿脚不便,经常独自坐在家中。他每次走访时,都会耐心地坐下和她聊家常。有一次,通过聊天他了解到,王玉连的低保金停发了好几个月。
于是,王铮第一时间跟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原来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低保金错发给他人。在他的沟通协调下,错误及时被纠正,王玉连也终于拿到了低保金。为了表示感谢,她要偷偷塞给他200元,王铮笑着婉拒了,他说:“您平时都说我比您亲孙子还亲,既然是家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据悉,至2020年底,王铮所帮扶的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有的盖起了新楼房,有的考上了好学校,还有的找到了好工作……大家都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这句话,是王铮心中的一份信念,多年来从未曾动摇。他说,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份事业,就意味着奉献,自己甘愿当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临高的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任桐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