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攻坚 | 东方教育系统140人化身抗疫信息采集员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22日消息(记者 赵航)“请提前打开健康码,扫完旁边排队,注意间隔保持1米。”同样一句话,王磊一天可能要说几百次。

王磊是本地人,也是东方“三支一扶”的教育工作者。原本还在教育局跟班学习的他,在疫情到来的关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疫一线,成为一名信息采集员。与他一道同行的,还有东方教育系统的140名教职工。

扫健康码、核对信息、提交批次、引导人员……这就是他们日常的工作流程。针对无健康码的老人和小孩,他们还要手动录入信息,仔细校对人员信息内容,逐条录入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大多数采集通道人数在300-500人,信息采集员要持续的重复相同步骤4小时以上。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为的只是进一步加快核酸检测扫码工作进程。
“开始的时候效率比较低,不过做熟悉以后,速度就明显快起来了,熟能生巧。而且一对多这一点也和教育工作有点共通性。”王磊打趣道。

信息采集员通常要在核酸采集开始前一小时到岗,以便部署现场,而最新的第14轮全市区域范围核酸检测时间是0至5点。“提前两小时出发,大概前一天晚上10点动身,正好是别人睡下的时间,我们开工。比较辛苦,但这个时间比白天要凉快很多,倒也不太难受。而且看到社区的居民们也都配合我们工作,而且没有任何抱怨,就感觉心里暖暖的,这一刻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 王磊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