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攻坚 | 35天奔赴5个战场 洋浦消防贡献抗疫蓝色力量(洋浦消防救援支队)
八月,新一轮疫情打破了海南的平静。洋浦消防救援支队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他们在做好防火灭火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疫情防控职能,奔赴多条战“疫”一线。
据了解,8月1日至9月4日,洋浦消防累计出动2550人次、610车辆次,处置疫情任务532起;搬运防疫物资381.5吨,消杀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在儋州洋浦、三亚等地的战“疫”现场持续贡献着蓝色的消防力量。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姚皓 通讯员 李京莹
方舱外的“守夜人”
有这么一支消防救援队伍,驻防在儋州市二号方舱医院外。8月16日,儋州市二号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洋浦消防救援支队立即抽调5名防灭火精干力量入驻全天候值勤。从建设阶段消防技术组的全程跟进,到使用阶段消防力量的全天候执勤守护,转眼间,这支消防队伍已运作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保障方舱医院的消防安全是这支驻防队的主要职责。逐一对方舱内部、医疗团队办公点的消防设施、电器设备、安全通道、消防水源以及储存防疫物资的库房等开展细致检查,即便是每天重复两次的安全巡查,驻防队员们也一刻不敢松懈。检查的同时,不忘给工作人员开展消防设施操作培训、送上消防安全提示。
“方舱医院处于抗疫的最前线,除了消防安全外,持续彻底的消杀也很重要。”方舱医院驻点指挥员毛智明说道。入驻期间,这支驻防队每日至少进行三次消杀作业,对医院周边道路以及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做好来往车辆的消毒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平均步数超过4万步,这便是方舱外的“火焰蓝”,另外一支驻防在三号方舱医院的消防队伍也是如此。驻防以来,两支消防驻防队伍共开展巡逻检查120余次,消杀面积2万余平方米,排除消防隐患15处,开展消防宣传培训200余人次,发放张贴消防安全资料600余份。

驻防队队员在消控室开展安全检查。
32天、192个小时、113个点位
持续战斗32天、负重作业192个小时、先后辗转113个点位、累计消杀面积超百万平方米……这些抗疫数据,是由获得“2022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消防员农国切率领的洋浦消防抗疫青年突击队,在抗疫前线收获的“战绩”。
8月28日22时,农国切带队在完成儋州海花岛方舱医院消杀任务后不久又接到了疫情防控组的新任务——连夜完成对海花岛某隔离点235套隔离房间的消杀。已经习惯了高强度作战的“突击队”队员,当即迅速收拾好装备器材赶到了任务执行点。
连日来,这支消防员队伍从火场逆行者变成抗疫“突击队”,穿梭于各个涉疫区域开展消杀任务。即使每天要在全程密闭且负重50斤的状态下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即使身上湿透的衣服、脸上深深的印子总是伴随着他们,但他们从未落下一天工作,也不曾有人退下。
从8月8日起,这支队伍从原先的12人逐渐增长到32人,直至今日,他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洋浦消防抗疫青年突击队做消杀准备工作。
增援三亚,20天的持续守护
“同志,没有通行证不能过去。”“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报告。”驻守在三亚市高风险区域的消防员们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样的话。
自8月11日下午前往三亚增援以来,洋浦消防救援支队在三亚南滨居、科技城安置二区等10个封控区设置“卡点”,开展24小时执勤保卫和疫情防控工作。增援期间,累计出动795多人次执勤,各执勤卡口点共核验车辆2800多辆、6500多人,劝返车辆290多辆、群众550多名。
除了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他们还组成了一支6人的“消杀突击队”,持续对南滨社区、中心渔港等高风险区域和3个隔离点进行洗消。此外,这支消杀队伍还完成了三亚隔离酒店的客房清扫及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洗消面积达31.9万平方米,清理、打扫、消杀房间503间。

洋浦消防在卡口执勤驻守。
抗疫的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8月31日清晨6时,王国保起床收拾好行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王国保是洋浦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名消防监督员,自8月7日起,他在新英湾社区安置区担任志愿者工作。清晨6时20分,他准时出发前往医院接送医护人员到社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按照防疫工作部署,自当日核酸采样点运行开始,每隔一小时,就要向指定检测地点转运一次核酸样本。从社区采样点到办事处,五公里的距离,他每天上午至少往返7次。清点、消杀、转运、返程……争分夺秒,只为确保样本能够及时送达。
在等待配送的时间,他也绝不闲着。他通过车载喇叭在社区内进行流动宣传,提醒居民赶紧下楼做核酸的同时,也不忘宣传疫情防控安全知识。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部分居民只会听本地方言,他特地录制了一份方言版的防疫宣传。
核酸采样工作结束后他将医护人员送回医院,午饭间隙,他收到社区工作任务需配送生活物资。于是他立即前往办事处卸货、分拣、清点,挨家挨户给居民们派送生活物资。派送任务结束已是下午三点多,回到社区后他要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因为晚上他还要在社区卡口值守。
从清晨到日暮,从日暮到夜深,这就是王国保的一天,也是众多抗疫一线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我会坚持和社区工作人员在抗疫一线,直到解封。”王国保坚定地说。

王国保(右)转运核酸样本。
后勤不“后”,冲锋向前
8月25日15时32分,海陆特勤站指导员梁永胜接到物资搬运任务后,立即率领17名消防员组成的后勤服务队,前往洋浦大厦协助搬运物资。22时15分搬运完毕,持续奋战7小时后撤离现场。
卸货、清点、分拣、搬运……他们有条不紊地将一箱又一箱的医疗物资全部搬运到位,这个流程他们早已熟练。从8月9日开始,为确保防疫仓库不空、医疗物资充足,这支后勤服务队闻“疫”而动,扛起了搬运抗疫物资重任。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防疫医疗物资是这场抗疫攻坚战的重要“弹药”。疫情以来,累计搬运分拣250余吨、500余万件防疫医疗物资。直至今日,搬运任务仍在继续。
“现在支队上下都在为抗击疫情努力,我们也必能克服一切困难,为抗疫尽一些绵薄之力!”48名新招录的消防员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他们庄严承诺:只要人民有需要,组织有召唤,一定无所畏惧,冲锋在前。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