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复工 | 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工人陈君文:开上挖机,我的心就踏实了!

空中俯瞰建设中的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2月26日,是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挖机司机陈君文复工的第11天。水清天蓝,南渡江波光粼粼,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戴着口罩,却难掩陈君文一脸的好心情:今天真舒服,是个好日子。
早上七点,陈君文骑着电动车来到了工地,在入口处,保安对他进行登记、测量体温。陈君文脖子上挂着项目出入证,记录着复工日期和身份证复印件。
工地随处可见防疫宣传标语,保洁人员正在对办公区进行消毒。戴上安全帽,和工友们打了个招呼,陈君文就进入了自己的“主场”——14号挖机驾驶室。

每天进入工地前,陈君文测完体温,登记相关信息才能进入工地。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疫情当前,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项目部规定陈君文是这辆挖机的专属司机,只有他一个人能上车。上车前,消毒的步骤不能少。陈君文给门把手、方向盘、手柄、开关喷上消毒液,仔仔细细擦拭一遍后,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驾驶室空间不足一平米,陈君文却觉得十分安全。“边工作边隔离,上班也很安心。”
陈君文已有10年的开挖机经验。这些年来,他辗转各个工地,靠自己的技术吃饭。2019年,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招工,他成功应聘上岗。这个春节,他选择回家过年。受疫情影响,节后返岗迟迟等不到通知。
“急坏了,特别想返岗,但是又出不去。”陈君文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一家三口都要靠着陈君文开挖机挣钱生活。2月14日,接到返岗电话后,他立马骑着电动车来项目组办理工作证。2月15日一大早,陈君文就出现在了工地。半个多月没开挖机,坐在驾驶位上,他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开上挖机,我的心里也踏实了。”

出入工地的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和相关信息的登记。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陈君文和工友们配合有序,工地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一年多的连续施工,目前海口文明东越江通道项目基坑土方开挖达96%、主体结构已完成95%,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匝道、管理用房结构施工、东西端头道路施工以及隧道内脚手架拆除等工作。
目前,海口文明东越江项目除了正在隔离的人员外,已经有600余名职工在岗。“我看外面路上的车比前几天多了,很多人都开始上班了。”戴着口罩的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天,说的都是对未来的期盼。
阳光正好,人气回暖。随着抗疫的捷报频传,复工复产的进度加速,逐渐苏醒的海口,未来正可期。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2月26日消息 记者 韩星/文 刘洋/图

陈君文驾驶挖掘机整理土方,今年是他驾驶挖掘机第十个年头。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每天工作开始前陈君文都要对挖掘机经常触碰的地方消毒。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由于离家近,陈君文选择每天回家吃饭休息,上下班他骑电动车往返工地和琼山府城的家。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工地的后勤人员每天都要对工人宿舍经常触碰的地方进行消毒。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为免聚集就餐,工地食堂采取错峰用餐、分批用餐的方式,确保工人就餐安全。南海网记者 刘洋摄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