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动态 | 五指山乡村医生邢海召:当好“守门员” 守护村民安全
更多视频
2月13日中午时分,邢海召穿着白大褂骑着一辆摩托车,检测完最后一户村民,他就能回家吃午饭了。
邢海召是五指山市毛道乡毛卓村的乡村医生,这个常住人口1194人的村子,只有他一个乡村医生。
疫情当前,邢海召走出坐诊的卫生室,走进防控岗点、走进村民家中,竭尽所能守护好全村村民的健康安全。

邢海召正在为村民测量体温。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今年春节前,邢海召就从工作会议和媒体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程度。大年初一,他接到上级正式安排的任务,负责为每一名从外地返回毛卓村的人员测量体温、做好宣传及观察等工作。
毛卓村委会有9个村民小组,地理位置上相对较为分散,邢海召每天6点多就得起床,跑完最后一户,一般就过了饭点,“家人觉得我很辛苦,大过年的也不能好好地吃一顿团圆饭,可我不觉得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够为大家服务是我选择当一名乡村医生的初心。”

2018年,邢海召正式成为五指山市毛道乡毛卓村的乡村医生。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2005年,邢海召从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其后四年,他在三亚从事医疗相关职业。2009年,考虑到原本就多病的父母年纪逐渐增长,邢海召回到五指山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父母。
2012年,当得知五指山市可以考取乡村医师资格证后,邢海召第一时间报了名。“即使干农活我也没有忘记医学,经常看以前的课本,或者上网自学。”当时,邢海召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顺利取得资格证,然而由于工作岗位有限等原因,直到2018年,他才正式成为了毛卓村的乡村医生。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成为乡村医生之前,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我也被纳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我知道村民的困难和苦处。”邢海召说,他见过一些村民由于缺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他一直期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村民的健康做些贡献。

大年初一以来,邢海召走出卫生室,每天骑着摩托车进村入户,早出晚归是常态。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邢海召认真记录返乡村民的体温与身体情况。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大年初一那天,一身白大褂的邢海召走进村民家中,起初,村民对于这个与过年喜庆氛围格格不入的乡村医生颇有反感,邢海召索性放下手中的测温仪,化身宣传员,为村民讲解起防控的重要性,“后来村民都明白了,测完体温还对我说了声谢谢,那一刻我就决定,无论防控疫情再艰难,我也要当好‘守门员’,竭尽所能守护好全村的健康安全。”
近一个月来,邢海召每天早出晚归,除了监测返乡人员的身体情况外,他还负责在毛卓村防控岗点值班。每天出门前,他都会给自己戴好护目镜、口罩、头罩,在那辆摩托车上挂着的一个口袋内,一摞检测登记表记录着返乡村民的体温与身体情况,也印证着一位平凡乡村医生的赤子之心。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五指山2月14日讯(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