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医生主动请缨到儋州驻村扶贫(海南 医生)
省城医生主动请缨驻村扶贫
杨世杰:教村民种蘑菇治贫,帮村民扎针灸治病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月光 特约记者 李珂
他的职业是医生,但不在医院上班,而是住在农村种蘑菇;他种蘑菇,不是为自己发财,而是努力帮助一个村庄发展;他每天晚上都给人看病,但不收一分钱。他叫杨世杰,是海南省肿瘤医院派驻儋州市南丰镇尖岭村帮扶干部。
12月16日晚上,海南日报记者接到杨世杰的电话。“您好,我是海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生杨世杰,我们产业扶贫种的蘑菇开始采收了,请帮忙推销。”他说。
17日,在尖岭村蘑菇种植基地大棚里,杨世杰在带着几位农民一起种蘑菇。“12月2日蘑菇陆续采收上市,现在已经销售一万多元,种蘑菇技术大伙基本掌握了,马上就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杨世杰兴奋地说,学习摸索试验6个多月,终于有收获了。
杨世杰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是海南省肿瘤医院主治医生,擅长针灸推拿。响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号召,海南省肿瘤医院结对帮扶尖岭村,实施种蘑菇产业扶贫项目。今年5月21日,他主动请缨,进驻尖岭村,带领农民种蘑菇。
虽然出身农村,但杨世杰之前对种蘑菇一窍不通。为学习种蘑菇技术,他曾到安徽学习一个月,再回来带领尖岭村农民一起探索试种。“种蘑菇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杨世杰说,有一次运蘑菇种的三轮车消毒不彻底,导致那批蘑菇种出现黑霉,1300包蘑菇种不得不扔掉。
为让村民尽快学会种植技术,8月底,基地从安徽聘请一位蘑菇种植专家,杨世杰与村民一起跟着学。“我学种蘑菇比我当初学医更上心。”杨世杰说,做扶贫工作,他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
“杨医生做事特别认真,基地所有的事情他都做,从来不嫌脏不喊累。”与杨世杰一起学种蘑菇的村民孙学峰说,杨世杰总是默默带头做事,大伙都愿意跟着他干。
尖岭村蘑菇基地现有9个大棚,12月2日起,有4个大棚每天都有蘑菇采收。每天早晨3点起床,杨世杰和村民一起打着电筒采收,然后踩着三轮车拉到附近集市批发给商贩。
“以前蘑菇种不出来,杨医生天天着急,现在蘑菇种出来了,他又天天发愁。”孙学峰说,杨医生担心蘑菇产量大了市场销路有问题,每次去集镇,他都诚恳邀请商贩到基地考察,希望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蘑菇产业发展起来后,尖岭村将增加一个新产业,村民将有一个新的稳定收入来源。”尖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伯韬说,镇里也计划扩大基地规模,带动更多村庄发展。
虽然杨世杰是来带领村民种蘑菇致富的,但大伙都知道他是医生,谁有不舒服都爱来找他看病,而他来者不拒,并且不收一分钱。
有位村民,长期头痛、胸闷,不能干重活,杨世杰给她针灸3个疗程后,她家里家外活都能做了;有位村民,干农活扭伤腰,不能直立走路,杨世杰给他针灸几次后,很快康复……不仅尖岭村村民,附近村庄的人也来找他。“现在,每天晚上都有四五个村民过来看病。”杨世杰说。
给村民看病,全部是免费的。杨世杰觉得,不收钱给农民看病,比在医院收钱给人看病更有成就感,“给农民治好病,他们才有好身体干活,这也是一种扶贫。”
杨世杰家在海口,爱人也在省肿瘤医院工作,大女儿3岁多,小女儿1岁多。今年5月起,他就住进尖岭村一位农民家,一个月回家一次。
“你这样天天驻村扶贫,爱人没意见吗?”海南日报记者问。
“她嘴上不说,但心里有苦我知道。”杨世杰说,为减轻爱人负担,他把上幼儿园的大女儿从海口带到尖岭村,白天,让女儿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晚上,父女俩挤在一张床上,他给女儿讲故事。
“虽然家庭有很大付出,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妻子是个老党员,非常理解和支持我。”杨世杰说,脱贫攻坚是一项伟大事业,能够贡献一点力量,他觉得非常有意义,驻村扶贫将成为他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海南日报那大12月18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