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退休教师研究停车难题获多项国家专利 愿意免费授权(海口招聘退休教师)

张运福。
海口一退休教师
研究停车难题获多项国家专利
“这商场不好停车,就不去了。”这或许是很多出行逛街的市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了。作为海口交通的一个痛点问题,“停车难”给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吃饭半小时,停车一小时。”市民王先生打趣道:“光是在停车场里找车位都能把人找得发晕,有时候还找不到呢。”多年来,海口一大学退休教师张运福一直在研究海口停车难题,并且获多项专利愿意免费提供给政府。
南国都市报记者孙春丽文/图
通过技术改造可将停车位增加3-15倍
张运福是“云馆”技术的核心人物,从2005年开始从事节能减排新能源行业并且拥有8年驾校校长工作经历的他,对海口的交通问题了如指掌。
张运福向记者介绍道:“停车不仅是简单的停车问题,而是道路交通矛盾的交织。”“云馆”是他在深入研究城市动态交通、静态交通技术并结合实际交通状况的基础上,苦心数载开发的“微电网绿色交通能源技术、机器人智能停车技术、机器人自动充电技术、自动升降智能泊车技术、机器人车辆智能诊断自动清洁技术”硬科技成果。
什么是“云馆”技术呢?张运福告诉记者,“云馆”简言之,就是智能停车云控技术。“云馆”是集微电网绿色能源、集约式智能停车库、机器人自动停车充电、汽车4S电商、汽车咖啡连锁以及车库租赁共享等技术和模式于一体的静态交通新生态,能在传统停车场原有停车位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将停车位增加3-15倍;同时,模块化方案又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地形和市场需求来调整车位的结构与数量。

“云馆”示意图。
获多项国家专利,愿意免费授权
“云馆”有多智能呢?张运福说,车主只需将车停在停车场的任意位置,机器人便会将车运载送到车库,当车主需要取车时便可通过手机“对话”机器人。当车主到达停车场时,机器人就会将车送到车主的身边。
据介绍,“云馆”技术在解决停车问题的同时,停车系统所需的能耗又能通过风光互补、光热、地热和气热等清洁再生能源得以解决。
除此之外,投入使用“云馆”后,可在依托集约式停车场的基础上发展汽车4S电商、汽车咖啡连锁以及车库租赁共享等产业,丰富智慧交通的产业链,车主们仅需将爱车停在停车场,购物、用餐结束回来取车时爱车已被保养好、清洗干净,一举多得,十分方便。
据了解,“云馆”注册了涉及89项技术的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经授权58项,投入市场指日可待。张运福说:“我这是硬科技大数据大系统技术,独家开发有点困难,期待合作,但只要政府使用可以免费授权。”
相关链接
我省将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推动停车智能化
开车出行
可查询预订停车位
近日,省政府印发《海南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在线教育、在线就医服务、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得到普遍应用。
《方案》指出,推动车联网试点建设。积极申请国家在海南开展车联网试点,开展智能驾驶、智能路网、智能充电、便捷停车等典型应用场景示范。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促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应用,开发出行前停车查询、预订车位系统,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