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脱贫群众:农产品线上销路畅 全家人干活劲头足
“50斤豇豆一个小时卖完,我提前收摊啦。”4月2日17时许,在省委机关大院内消费扶贫活动现场,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其良乐呵呵地笑开了。
此时,在金堆村的一片豇豆地里,脱贫户冯所球和妻子王俊四正忙碌着采摘豇豆。“今天上午采摘的50斤,唐书记肯定能帮我卖完,这100斤是海口一家饭店老板通过网上预定的。”夫妻俩合力,将100斤豇豆搬上三轮摩托车。冯所球开车将豇豆送给正在大致坡镇墟上等候的饭店老板,王俊四则准备去将放养的8头牛牵回家。
“饭做好啦,爸妈吃饭吧。”18时,夫妻俩刚回到家中,上高二的大女儿已经做好了饭,上初中的二女儿则端着一大盆稻谷到鸡舍去喂鸡。“如今种的农产品不愁销,养的鸡、牛同样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全家人干活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今年53岁的王俊四,不仅是协助丈夫种植的好帮手,也是该村发展庭院经济的能手。
前几年,3个女儿上学,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种植的农产品、养的鸡鸭经常卖不出去,冯所球一家日子过得很艰难。被大致坡镇纳入精准扶贫户后,进驻金堆村扶贫工作队大力支持他们发展农产品种植,并提供资金助力他家购买了3头黄牛。“有了政府的帮扶,我们家的收入慢慢有了改观。”王俊四称,2017年,家里种植的两亩多豇豆找不到销路。养殖的30多只鸡,有一半是年底自家人杀了吃了,卖出去的没几只。
但这种现状很快就改变了。“你看我的微信朋友圈,全是叫卖声。”19时,唐其良从海口返回金堆村,立马将当天的150元豇豆款送到冯所球家。2018年年初,海口市司法局干部唐其良来到金堆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助力该村的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唐其良不仅在扶贫夜校开设扶贫集市,发动各个单位干部职工前来购买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他把自己的朋友圈变成该村农产品展销平台,每天不停将村中贫困户新上市的农产品信息发到网上,让亲朋好友和同事们订购。
“每周扶贫夜校之前,我们13个帮扶责任人会将村里贫困户家的农产品提前发布在朋友群和微信群,组织本单位及亲朋好友购买。”唐其良称,省、市共有7个单位派驻了13名帮扶责任人在金堆村。为了大力做好消费扶贫工作,13个帮扶责任人同时发力办好扶贫集市。每期扶贫夜校之后,带到扶贫集市上的农产品1个小时内就会买光。2019年初至今,该村共计举办了50多期扶贫集市,帮扶责任人、乡村振兴队队员们通过线上线下协调作战的方式,已经助力该村贫困户销售了25万元农产品。
为了加大扶贫消费力度,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和帮扶责任人还发展起了“后备箱”经济。通过各自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从周一至周五不停组织本单位及亲朋好友购买该村贫困户的农产品。“周五晚上回到海口,我们3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后备箱内都装满了农产品。”唐其良称,一到海口,他们就会马不停蹄给“客户”们送农产品,经常忙到周六凌晨时分。
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及帮扶责任人的付出,让该村贫困户获得实实在在收益。“通过他们的帮助,我现在种植的3亩豇豆从来不愁销,每年散养的200多只鸡,不到年底就能全部销售一空。”王俊四称,她每年通过唐其良等人的网络进行线上销售,卖出各类农产品总价超2万元。
如今,早已脱贫的王俊四夫妇也学会通过网络线上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去年年底,王俊四在海口的一个亲戚帮助下,通过一个小区微信群一天之内销售了一整头黄牛肉。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
海口市职工活动中心项目预计下月全面完工(海口市职工活动中心项目预计下月全面完工情况)
-
文昌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扶活动)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全面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冯飞在海口市调研当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冯飞在海口市调研当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万宁和乐粽产业不断创新产品、拓展销路,抢占端午市场(万宁和乐粽哪家最好吃)
-
海南首个“氢能+出行”空间在美兰机场运营(海南氢能发展)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