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确定生活垃圾分类4个试点街道 定期考核 处罚动真格(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明日起实施是否有分类设施设备,是否有分类物流去向?
海口确定4个试点街道
定期考核处罚动真格
现状
目前,海口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7%;不少小区垃圾分类仍存在管理难题,居民不配合难以坚持下去处罚处罚条款现阶段主要适用于施行垃圾分类的全市党政机关以及试点片区,预计2020年全面推广
11月1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开始施行。10月30日,记者从海口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通报会上获悉,在之前131个试点小区的基础上,海口分别确定秀英区海秀街道、龙华区滨海街道、琼山区凤翔街道、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四个试点街道,先行先试并进行专项考核。
据了解,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先行实施城市之一,海口制定目标,确定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各区以街道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10%以上;2019年底前,各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到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到2020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海口都做了哪些工作?海口垃圾分类的现状如何?面对垃圾分类处理这一系统工程,海口是否准备好?接下来又该如何去做?对此,南国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南国都市报记者胡诚勇 王康景 文/图

天伦誉海湾小区内的干垃圾收集厢。
初见成效
垃圾分类
回收利用率达到7%
10月30日,在海口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通报会上,据海口市环卫局副局长钟振川介绍,2017年,海口在全市的党政机关、企业、居民小区等131个试点小区投放182个干垃圾厢,委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干垃圾厢的干垃圾从源头收集,运输至回收企业分拣中心进行二次专业分选,干垃圾中分拣出的可回收物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利用体系。
据介绍,海口的生活垃圾投放分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四类。在实际操作中,试点的居民小区采取的是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三分类法,干垃圾对应的是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对应的则是湿垃圾。党政机关、企业则实行四分类法。
此外,回收企业还建立了资源回收微信公众号,小区居民通过注册、完善信息、呼叫回收、垃圾分类奖励等环节,完成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的分类收运处置,初步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钟振川表示,为实现各类垃圾的分流分类处理,海口市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制定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等配套标准和措施,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同时,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比如,目前海口的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已按照协议,配置了31辆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总运力达到87吨,能够满足全市餐厨废弃物的收运需求,已基本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截至目前,海口日均处理生活垃圾3000多吨,其中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约100吨/日,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约140吨/日,大件垃圾处理量约40吨/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到7%。
走访小区
天伦誉海湾小区
家中多个垃圾桶,从源头做好分类
“我家光是垃圾桶就有5个,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都有垃圾桶,根据干湿来分类投放垃圾,有害垃圾不混放。”海口秀英区天伦誉海湾小区的业主钟女士说,小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后,每栋楼下都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自己也更注意垃圾分类,家里厨房就有两个垃圾桶,一干一湿不混放,垃圾分类从源头做起。
钟女士还说,小区有多个干垃圾收集箱,她会把不用的衣物、纸箱和塑料瓶等放在干垃圾收集箱内。
小区的另一位业主周女士说,楼栋下放置分类垃圾桶后,自己就有意识地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业主焦先生说,自己目前还是习惯性地将垃圾都放在一个桶里,不过对于电池等有害垃圾会单独放置。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每栋楼下都放置有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都贴有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此外,小区还在各个道路上放置了小型分类垃圾桶,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受访的多位居民对此都表示很满意。
福秀小区、西岭商业广场
居民不配合,垃圾分类难坚持
“小区里放置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但是一袋垃圾提下来就没分别了。”10月30日,记者在海口福秀小区走访时,业主丁先生说,小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后,物业并没有积极引导大家分类投放,不少业主意识也不强,该小区垃圾分类似乎已“名存实亡”。
记者了解到,福秀小区去年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刚开始时,有大学生和相关环保专家过来现场指导业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张贴告示、标语等。小区物业人员介绍,当时还专门选择了小区B栋作为试点,给每户发放一个垃圾桶和塑料袋,呼吁业主在家就做好垃圾分类。
“我们很难去管,业主不够配合,常常是整袋垃圾拎下来就一起丢到垃圾桶里。”小区物业王主任说,小区住户多而杂,物业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难度大,头两个月还可以勉强做到垃圾分类,但后来就坚持不下来了。
记者看到,该小区在B栋楼下放置了多个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但却闲置在路旁,一些业主嫌垃圾分类麻烦,物业干脆将两个大垃圾桶放在楼下让业主投放垃圾,基本上没有分类。
在海口海垦路西岭商业广场,去年投放了智慧垃圾分类屋引导市民分类投放垃圾,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该分类屋的使用率比起刚投放时明显下降。
“去年刚开始投入使用时,因为分类丢放垃圾可以称重积分,并兑换购物,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投放垃圾,刚开始每个月都要集中清运垃圾好几次,但没能坚持下来,现在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清运一次。”负责该智慧垃圾分类屋管理的吕女士说。
“现在来投放垃圾的人确实比较少,有些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纸箱、塑料瓶和金属等,一些居民会当成废品卖了,其它的他们也不管怎么分类了。”一位在附近居住的业主说。
采访中,多位受访业主表示,在家扔垃圾时基本是一个桶干湿混放,等装满了就直接打包拎下来,不管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哪个空就投哪个。“因为家里没有那么多垃圾桶,没法做好源头分类。”有业主如是说。

西岭商业广场的智慧垃圾分类屋。
难点问题
不少市民
垃圾分类
意识不强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难就难在让市民转变观念,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文明自觉、一种习惯养成。”海口市环卫局副调研员刘波指出,长期以来,海口市关于垃圾分类宣传的广度、深度、力度均不足,总体上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和相关常识。
据介绍,海口在前期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还发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民主体责任不明确、参与度不足,尚未建立社会、政府、市场分头推进、合力共治模式。
此外,垃圾分类投放的硬件设施也参差不齐,除了试点小区采用了分类垃圾桶,大部分小区仍采用混合投放的垃圾桶,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没有配套好,垃圾分类无从谈起。同时,相配套的收运体系还不完善,环卫收运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两网融合”程度不高,难以统计垃圾分类可回收物的具体数据。
推广举措
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
走访中,有市民认为,如今在海口街头和一些小区,都可以看到分类垃圾桶,现在又出台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这是一件好事,素质高、意识强的市民能够做到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我们首先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钟振川介绍,下一步,海口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行动”的原则,加强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目标任务、政策法规、分类标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垃圾分类的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识,使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秀英海秀街道等片区先试行
2019年,垃圾分类制度在海口市实现全覆盖
“为倒逼各责任单位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速度,严格的考核评价工作不可或缺。”钟振川介绍,接下来,海口各片区将严格垃圾分类考核评价。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从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乃至全市单位、小区是否有分类设施设备、是否有分类宣传告知、是否有分类物流去向、是否有数据统计台账、是否有分类实效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每年年底,对工作目标及任务的落实情况及过程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
据介绍,目前,海口市在之前131个试点小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四个试点街道,分别是秀英区海秀街道、龙华区滨海街道、琼山区凤翔街道、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同时,已启动考评机制,从11月1日起,每月对垃圾分类成员单位、试点街道开展垃圾分类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定期上报市政府。
今年年底前,各区环卫局要积极开展对试点街道内的所有党政机关、军队单位、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相关企业,以及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范围的住宅小区等,按照分类要求配置相应的分类投放设施,主要包括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各类垃圾的分类投放容器。2019年,垃圾分类制度在海口市实现全覆盖,所有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小区的分类投放设施全部配置到位。
现阶段以教育劝导为主
处罚将先在党政机关及试点片区执行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于11月1日施行。《办法》规定,违反分类管理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包括未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等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抛洒或堆放的单位将被分别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将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等。处置单位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处置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刘波介绍,《办法》施行后,根据工作要求,各区环卫局将协同城管部门成立执法队伍,邀请法律专家对执法人员进行专项教育培训,开展执法行动,以教育劝导为主,对屡教不改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因目前海口的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在全市推广,处罚条款主要适用于施行垃圾分类的全市党政机关以及试点片区,全面推广预计要到2020年。
刘波最后强调,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办法》的出台只是海口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的开始。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打造,都需要政府、社会与公众形成强大的合力,具备绣花般的细心和耐心。
生活垃圾
分为四类
根据《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生活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易腐垃圾
包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蛋壳、瓜果皮核、茶渣、骨头等易腐性废弃物,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畜禽产品内脏等。
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进行资源化或者无害化处置。
2可回收物
包括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纸张、塑料、金属、纺织物、电器电子产品、玻璃等废弃物。
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置。
3有害垃圾
包括含有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物质的电池、荧光灯管、温度计、血压计、药品、杀虫剂、打印机墨盒和硒鼓、胶片、相纸等废弃物。
须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4其它垃圾
指除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之外的其他废弃物。
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资源化或者无害化处置。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