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举办2017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 普及免疫知识(2021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活动现场。南海网记者马伟元摄
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4月2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马伟元)4月25日,由海口市卫生局、琼山区卫生局,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口市健康教育所、琼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攀丹社区卫生服务站、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2017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在海口举行。
在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对面文坛路转角处活动现场,南海网记者看到,主办方在宣传点设立了宣传咨询点,以专家咨询、有奖问答、宣传材料发放、展板展出、挂宣传横幅、发放活动赠品等形式开展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南海网记者马伟元摄
海口市健康教育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市今年将继续扎实开展常规免疫工作,加强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落实查漏补种工作,继续保持高接种率和高免疫水平,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并着重加强冷链监测系统建设和积极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能力。
据了解,此次活动为号召广大家庭关注儿童健康,普及免疫规划知识,消除疫苗不良事件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负面影响,重树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营造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氛围,让每名适龄儿童都能够及时接种该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活动现场。南海网记者马伟元摄
据了解,2017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自1986年起,海口市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到2008年下半年起,海口市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从5种疫苗增加11种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一类疫苗),接种以上疫苗可预防12种疾病(结核性脑膜炎、乙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流脑及甲肝)。
据介绍,目前,海口市接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年龄段0-6岁儿童,每年约有接种约80万针次;全市可接种单位有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乡镇卫生院、医院或疾控中心的接种门诊,共有150个预防单位,为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近年来,海口市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免疫规划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海口免疫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免疫规划疫苗的单苗及“八苗”全程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已连续23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白喉、流脑、百日咳多年无病例发生,6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到1%以下,其它传染病发病率均控制在国家的规定指标范围之内。
八种疫苗的接种禁忌症
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症”。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症也会不同。
1、卡介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
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4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3、百白破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4、麻疹疫苗禁忌
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5、乙型脑炎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
7、乙肝疫苗禁忌
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8、甲肝疫苗禁忌
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1、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2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2、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受凉和剧烈活动。
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4、接种卡介苗后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脓疱或溃疡,三周后结痂。形成小疤痕,如果反应较重,可形成脓肿,则应速去医院处理,但禁忌切开排脓,否则切口不易愈合。
5、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6、注射完流感疫苗后,很多孩子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担心,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7、当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药。如果接种后出现的局部反应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退,就应尽快去医院诊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