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多所小学作业用手机做 快来说说你的看法(小学布置手机作业)
作业用手机 做爹妈不淡定了
海口多所小学已实行
家长担心孩子更沉迷手机
教师利大于弊,是大势所趋

孩子手机作业的APP截图。(学生家长供图)
南国都市报11月2日讯(记者 赵玉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事务都能够依靠手机完成。近日,海口市民李先生就向本报反映,他正在上3年级的孩子被老师要求使用手机完成作业。这让李先生颇为担忧。现在的孩子本身就喜欢玩手机,如此一来不是会让孩子越来越沉迷手机吗?记者经过了解发现,目前龙峰小学、英才小学、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等海口多所小学都已在部分班级实行用手机写家庭作业。
家长:担心孩子越来越沉迷手机
李先生的孩子就读于龙峰小学。今年9月份上3年级后,李先生便接到了学校要求孩子用智能手机完成家庭作业的通知。
李先生告诉记者,老师在家长微信群里提出让孩子在手机上做作业时,表示是自愿加入。对于不愿接受的家长,将另外布置纸质作业给孩子完成。但如果孩子在手机上完成作业,就可即时参加作业评比。这样一来,班上谁得了满分、谁又存在不足等情况都将一目了然。
李先生说,最初孩子只是在手机上完成英语作业,考虑到英语作业包含口语、听力等多项内容,他觉得还算合理。但最近,孩子的数学作业也要在手机上完成了,这就让他很不解了。“数学计算方面的作业,在纸上做跟在手机上做不是一样的吗?”
同时,李先生还担忧将作业移到手机上之后,对孩子的视力也会产生危害。记者随后又采访了数位情况与李先生相似的家长,家长们大都表示暂时难以接受这个改变。其中,女儿就读于英才小学的王先生还提到,作业从纸上转移到手机上之后,无疑对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将产生影响。
教师:环保且增加趣味性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的黄慧娟老师认为,孩子们用手机写作业的转变是一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黄老师说,将作业转移到手机上之后,因为动画特效等原因,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将更有趣。从环保角度来看,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此外,现行的作业APP可以快速精准地评判孩子的作业,谁没交作业、各道题得分如何等数据将快速呈现。对于孩子们的易错点,APP也可以快速地归纳分析问题,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同时,黄老师表示使用手机做作业也的确存在劣势。比如孩子可能会因此对手机上瘾、视力也可能会受到影响等。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商量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并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
“总的来说利大于弊,这也是孩子在完成作业形式上的一种趋势。”黄老师说。
教育部门:鼓励创新,但将全程监管
美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刘主任则表示,对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是鼓励的,但在此期间家长所产生的质疑也必须关注。10月31日,该局工作人员在接到家长的投诉后,就到龙峰小学进行了实地了解。
调查过程中,家长反映孩子使用手机做英语作业的时间过长,有一次甚至到了2小时。对此,该校老师回应称,在布置作业时对孩子的完成时间进行过预估。比如一道阅读理解题目,估计完成快的学生需要5分钟,慢的话就是10分钟,题目总量加起来远不需要2小时才能完成。
刘主任告诉记者,随后他就要求该老师在布置作业后,一定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需要完成的时间,以免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玩手机。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学校是否可以要求孩子在手机上完成作业,这个目前没有具体规定。”龙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陆科长说,在科技现代化的背景下,这种完成作业的形式其实是一种摸索,关键在于是不是真的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接下来将具体调查辖区内学校将作业转移到手机上的情况,如果发现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有不合理的情况,将按照规定处理。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