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文学大咖齐聚陵水 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与网络短剧“危”与“机”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5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科技飞速发展,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人工智能时代,AI的出现给网络文学与网络短剧发展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人工智能会取代网络文学作家吗?12月5日,参加2023第三届海南自贸港网络文学论坛的嘉宾齐聚陵水,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与网络短剧的“危”与“机”这一时下热点话题。

12月5日,参加2023第三届海南自贸港网络文学论坛的嘉宾齐聚陵水,共探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与网络短剧的“危”与“机”。记者 利声富 摄
“自2021年开始,国内外文学作品快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和网络短剧时代。目前,手机平台上,阅读的主要是网络文学作品。在这样的时代,作家如何适应时代,创作与生产力发展、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文学作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梅国云说。
在网络文学领域已耕耘12年,创造出2000多万字网络文学的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甘肃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孑与2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与网络文学创作很多地方是重叠的。比如网络类型化的写作,就是最大弊端,只要是类型化写作,必然有迹可循,只要有迹可循,必然会被人工智能突破,最终高度总结化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写出更加类型的文章,这对网络作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网络作家要想不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取代,必须让自己时刻走在人工智能生成之前,而不是之后,让它成为你的模仿者、追随者,而不是让它走在你前面。
“网络文学的同质化、类型化一直被诟病,AI创作会加剧同质化现象,所以我们不是很鼓励作者用AI创作。”掌阅科技总编辑马艳霞说,但在创作卡文、文辞枯竭时借助AI,可提供比较好的创意,可启发情节片段。所以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短剧创作,在启发创意思路、压缩创作时间、提高创作效率、短剧创作时效成本等方面,AI能起到一定作用。
浙江省丽水市网络作协名誉主席牛凳引用刚发生的全国首例关于AI作品著作权介绍人工智能长处与短处。“AI技术怎么迭代,怎么升级,从内容创作核心力来讲,还是人类高度的创造力,而不是首先于训练模型的创造力。”牛凳说,所以,他一直把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性,而不是替代。
2020年参加第二届海南自贸港网络文学论坛后,晋江文学城目前已落地海南。晋江文学城总裁刘旭东说,他一外甥老让他讲故事,他就让AI编了一个不好好吃饭会变小的故事,三五秒编出来的故事,外甥听后气哭了。由此他发现AI的力量很大,且编出来的故事可读性很强。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来可能是个定制作品时代。
“我觉得作家比AI更有优势,作家创作的作品更有温度、更有思想。目前,AI所能生产出来的内容比较枯燥,相对来说只是文字堆起。”甘肃省网络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金龙认为。人工智能目前还是发展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升级。人工智能对网络文学和短剧是有效帮助,关键是怎么使用。
网络文学作家纳兰若夕认为,网络短剧也好,文学创作也罢,人物的情感和文字的灵魂还需要创作者完成,A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用它完善影视制作,但永远不能代替文学创作。
“互联网时代,阅读节奏和信息接收不断加速,需要不断挖掘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挖掘速度再次突破极限。”网络作家童童认为,AI无论对网络作家还是短剧创作团队来说都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