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日记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王晓莉:所有的努力终将会迎来胜利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沙晓峰 整理
讲述人:三亚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王晓莉,目前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参与抗疫。
“各位亲朋好友、老铁们:如果拨打电话没有接听,可以微信留言,谢谢大家的关心。”这是三亚第一方舱医院出院组工作人员王晓莉8月13日在朋友圈中发的一条微信,这也是她近一个月以来发布文字最多的一条。

王晓莉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8月16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在翻看王晓莉最近一个月的朋友圈发现,一共有6条,其中涉及疫情防控的有5条。最短的两个字,喜报!转发的内容是8月11日三亚市第一方舱医院首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最多的,就是上面那条,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更新。
以下是她讲述的方舱故事。
我叫王晓莉,是三亚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现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负责出院组的工作。从8月2日起,我就进驻三亚第一方舱医院,负责协调出院患者的车辆协调,还要负责相关的出院管理。

王晓莉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我每天要核对出院患者居家隔离的具体地点,对接各区协调车辆接送方案等事宜。出院者是谁?家住哪里?谁派车来接?这个流程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在把一位出院患者安全地送回家中居家隔离,仅靠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这需要大家一起来合力完成。
“ 8小时”工作制对于一般的上班族来说,很正常。但对于三亚第一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能是一个奢望。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在这里确实存在。
昨天从早上8点,我一直持续工作到晚上12点。要核对近百人的出院数据,电话打到烫手,数据多到写得手软。

王晓莉在三亚第一方舱医院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一些在三亚务工、学生患者出院,他们在三亚没有居家隔离条件,只能上报;有其他市县的,要协调当地安排车辆来接;有刚刚协调好的,车辆都已经到了,又出现变化的……这些情况遇到了,你咋办?只能一个一个地协调,一个一个地处理吧。
记得有位患者是个3岁的孩子,跟妈妈一起进入方舱医院。孩子的妈妈经过治疗后转阴了,符合出院条件,但是由于孩子还没有,最后妈妈只能留下来照顾孩子。还有一次,有个2岁多的孩子要出院,得回外婆家。但在转运的过程中,没人照顾。刚好当天有位成年人患者出院,但他家的路程要近一些。我就跟对方商量,能不能请他帮助先把孩子送回其外婆家,然后再送他。对方二话没说,安排!
这些都让我很有触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我相信,所有的努力终将会迎来胜利。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