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学生倍增 海口各中学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力度(海南中小学返校时间)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计思佳 实习生陈骏翔
根据省教育厅安排,4月13日我省中学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开学,这意味着在校学生人数将增倍。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愈发艰巨的防疫任务,海口各个学校通过增加防疫物资储备、错峰错时吃饭、零接触食堂管理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很多学校在学生入校后立即启动了摸底测验,以检验学生假期在线学校效果,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错峰错时返校
口罩、消毒液成行李标配
4月12日下午15时,正是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初一年级的返校的时间。此时,学校马路两旁停了不少私家车,家长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将学生送到学校。

“家长请留步,现在只允许学生入校。”在校门口,家长们被保安拦下。工作人员给学生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消毒行李后,给每人发了一个小推车。老师、宿舍管理人员帮学生们把行李搬到推车上,护送他们前往寝室。
虽然学生们已经入校,但不少家长还是站在校门口,恋恋不舍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愿离去。看到门外站着的家长多了起来,学校保安立马前来维持秩序。“疫情期间,不允许扎堆,请送完孩子的家长马上离开。”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小学部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张莉介绍,12日上午8时30分至下午6时,都是该校非毕业年级的返校时间。“为避免人员聚集,我们实行错峰返校,上午是高二、高一年级,下午是初一、初二年级,每个年级给各自班级又进一步细化了返校时间。”
回到宿舍后,初一(4)班学生王菩打开行李箱,拿出父母给她准备好的消毒液,给床铺和柜子喷了一遍。“妈爸在我的行李里装了口罩、免洗消毒液、消毒棉片,差不多够用一周了。”王菩说,这些防疫物资已成为大家的行李标配。
据了解,考虑到中学所有年级学生返校后,每日口罩、消毒液的消耗量很大,海口各个学校基本都要求家长都要为学生自行准备口罩带到学校。同时,海口市教育局筹集了130万个口罩、4076支额温枪、2.3万瓶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已陆续免费发放到4月13日正式开学的所有学校。
零接触食堂管理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食堂、宿舍是人员最为聚集的地方,更是校园防控工作的重要阵地。
海南中学实行“零接触食堂管理方案”,推出微信订餐平台账号,提前一周在平台发布菜单,师生根据喜好提前1天预定并完成线上支付。食堂工作人员根据线上订单完成餐食制作后进行分装打包,师生到食堂后刷脸取餐。“这样大家在现场可快速完成发餐,取餐,避免了因长时间排队带来的人员聚集。”海南中学团委书记柳海英表示。

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初三、高三年级仍是在教室用餐。初一、初二、高一年级错峰错时到食堂吃饭。每个班级的学生按照固定路线、固定时间来到食堂,餐桌上都贴有学生的名字,每个年级有20分钟的吃饭时间。
“初中、高中学生全部返校后,在校学生将达到1400多人。多措并举,是为了避免学生吃饭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中午休息。”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学生处主任肖静告诉记者。
在海南枫叶国际学校,为避免人员聚集,提高用餐效率,食堂工作人员提前将饭菜分发到各个餐盘,放到餐桌上。学生到食堂后,不用排队取餐,可直接吃饭。一个年级的学生用餐完毕后,工作人员立即对桌面进行消毒,再让另外一个年级的学生进入食堂就餐。
中学各个年级的学生全部返校后,受场地闲置,大部分学校很难为学生安排4人一间的寝室。海南枫叶国际学校把储物柜放在相邻的两张床铺中间,以拉开距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开学摸底测验
检验学习效果、为学生收心
为检验学生假期的在线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收心”,很多学校在学生返校后就开始进行摸底测验。
12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当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还在宿舍整理行李的时候,该校高一、高二的学生正在教室里奋笔疾书。上午刚刚返校的他们,下午就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摸底测试。

“下午,给高一、高二的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后,我们就开始进行测验。明天,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测验也要开始进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高一年级主任董刚告诉记者,在线学习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学效果因人而异,会让学生拉开较大差距。“经过3个多月假期休息,学生们的状态都比较懒散。我们提前一周把要进行测试的消息告诉了学生,促使他们紧张起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这次测验的题目70%都来自假期里老师布置的作业,难度适中。主要是为了摸清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全面准确了解大家知识点掌握的盲点、弱点,为下一步开展教学做好准备。”
“初三学生进行了一周的复习后,也于上周五进行了测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王宏表示,在完成摸底测验后,学校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学校将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防止“夹生饭”。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