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八所镇福民社区构建“1+4+N”治理格局 解决了一长达11年上访积案
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方宇杰
6月5日,在东方市八所镇福民社区岛西路北三巷的巷尾处,海南日报记者看到,原本因排水不畅臭气烘烘的一处地方,已被硬化,修建了排污井,一条约20米长的排污管经由一户人家的大院,将污水排到市政设施下水道。
“以前经常积水的,污水排不掉,就集中在地势低的巷尾,非常臭。而且一到下雨天,雨水也集中在巷尾,家里就会进水、被淹。”尽管如今的巷尾已是焕然一新,家住福民社区岛西路北三巷的符广尧还是会时常想起以前的“不痛快”。因为这一问题,曾困扰了符广尧等岛西路北三巷13户人家长达11年,一度成为上访积案。
得益于福民社区建立“三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党建联盟,构建“1+4+N”治理格局。今年5月,岛西路北三巷排污不通畅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这个治理格局中,1是指党建联盟载体,4是定期议事、上下联动、巡查督导、建议上报4项机制,N是开展若干活动。”东方八所镇组织委员高进平说,今年以来,东方市委、市政府把推进“三创”工作置于突出位置、优先方向,实行网格化管理。东方市委组织部作为了福民社区的网格牵头单位,与东方市委编办、市医保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社保中心、市第四小学等单位,组建党建联盟,共同负责福民社区“三创”工作。
高进平说,为了落实4项机制,福民社区成立了临时党委会和党支部,由包点市领导担任临时党委书记,常态化实行“一周一部署一总结”的“周例会”调度方式,研究解决网格存在问题。

图为6月5日,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东方市八所镇福民社区岛西路北三巷巷尾处,已铺设好了一条排污管道。海南日报记者张文君 摄
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困扰了11年?“这是13户人家与巷尾2户人家之间发生的历史‘恩怨’。”东方八所镇福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诗科说,巷尾2户中的符某,原本留出自家一部分土地用于修建公共道路,但与这13户人家因为资金问题没有谈拢,符某便用这块土地修建了自家的大院。成了“断头路”,这条巷道就没法将污水管网铺设到底,与市政设施下水道相连,排不掉的污水就聚集在巷尾,臭烘烘。后来,巷尾2户中的另一户在修建房屋时,计划留出一些空间修建排污管道,结果与13户同样因为资金问题没有谈拢。11年间,13户和巷尾2户便经常相互之间上访。
如何解决?排查发现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后,经过“1+4+N”治理格局中的定期议事,大家商定解决方案。从4月3日起,福民社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入户走访,了解诉求,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参与其中,以“润物无声”的耐心,逐步打开符某心理防线,从“闭门不开”到“开门详谈”,从“闭口回绝”到“商量解决”,用“真情化解”的方式打开了其心结。
最终,符某同意铺设一条经由自家大院的排污管道。在推进过程中,东方市资规局负责测量土地面积,5月初,东方市市政园林环卫事务中心安排施工队进场进行了施工。
陈诗科说,八所镇及社区一直以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但难以调节,“此次依托‘1+4+N’治理格局,各方力量参与,最终使得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
近日,八所镇福民社区岛西路北三巷13户人家将印有“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锦旗送到了东方市有关部门,表达感激之情。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