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最美教师寻访| 幼师朱芬芬:用良心与爱心陪伴孩子(最美教师朱幼芳)
编者按:有一种力量,它像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有一些人,用朴实的言行演绎着人性的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为推动社会文明大行动和“一创两建”深入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先进典型,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儋州好人”的感人事迹。
大张旗鼓地为好人“加冕”,不仅彰显感情、态度和力量,更能营造崇德向上、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儋州好人”系列评选活动,文明之花一定会在广受东坡文化滋润的儋耳大地上长盛不衰。

儋州市兰洋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朱芬芬在幼儿园内和孩子们玩耍。朱芬芬供图
“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着良心,一个装着爱心。”这是朱芬芬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信条,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28岁的朱芬芬是一个90后教师,2011年从琼台书院(现琼台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投身于教育行业,出于对孩子的喜爱,她进入小学校园担任了美术老师。几年后,朱芬芬发现,小学教师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相比起来幼儿园教师更令自己向往,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喜欢幼儿园老师从生活到学习都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感觉。”
初为幼儿教师时的青涩
2013年朱芬芬的机会来了,当时恰逢儋州市为准备创办的兰洋镇中心幼儿园招聘教师,朱芬芬收到消息后便立刻报名,并便开始了自己为期一个多月的备考,但由于准备时间紧而最终落榜。2014年6月份该校再次发布招聘公告时,朱芬芬又一次报名,这次她时间充分,从笔试的综合知识、专业知识到面试的弹、唱、跳、说、画五项技能考试都反复准备了好几遍,最终顺利入围,2015年1月份,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幼儿园教师生涯。
“初次步入幼儿园校门的时候,既对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抱有期待,又对未尝试过的幼儿园教学充满了紧张。”朱芬芬回忆,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有别于小学,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
朱芬芬的第一节课,是一门科学课,她为孩子们设计了一间小房子和一些小动物卡片做为道具,利用各种玩具结合音频来带着孩子们学习点数,课程设计趣味十足,受到了不少孩子们的欢迎,但也有部分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左顾右盼,在对孩子们的引导上,当时的朱芬芬并不擅长,面对这些,她多次向前辈们请教学习,结合自身的优势进行改进,并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也渐渐起到了效果。
一次有一个刚入园的孩子,由于先天上的不足加上家人常年在外工作,陪伴时间较少等原因导致性格上非常封闭,不愿意和人说话交流,在和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还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产生过激的反应,让大家都非常头疼, “刚开始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前辈们教我多陪陪他,陪他做游戏,还有交流疏导。”最初,朱芬芬的努力似乎看不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孩子逐渐有了变化,到了第二个学期,那个原本性格非常封闭的孩子开始喜欢和人交流,变得更加开朗了,这也让朱芬芬感到非常欣慰。
在青涩中成长
从最初的青涩成长为如今的干练,一晃已经过去三年时间,三年来,朱芬芬可以说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从副班教师到主班教师先后带了两个小班和一个大班,近80名学生,每天的晨午检、上课、集体活动、早操、游戏、用餐等孩子的日常生活都会有她的身影,对于每一个孩子,她都无微不至地付出自己的爱心,守着自己的良心。
除了在陪伴孩子方面成熟起来,朱芬芬也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幼儿园以艺术熏陶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主线,2017年秋季朱芬芬开始担任学校第一任美工室组长,主抓艺术熏陶,在校内她根据际情况打造园艺特色,还将孩子们在课上“创作”的作品组成了一条独特的艺术走廊。在校外她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此外,朱芬芬还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科研工作中。因为幼儿园是新办,在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对此,她组织各班级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主题性交流会等相关教研活动,潜心研究各个领域的课题。
几年来,这名90后的年轻教师在自己的岗位日渐成熟,做项目、写论文都先后获得过海南省北部幼儿园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训项目成果评比一等奖、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等多个大奖,但是最让她有成就感的,还是在幼儿园的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谈心事,陪伴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用心探索,奉献青春。”朱芬芬说到。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7月30日讯 南海网见习记者 姚皓)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