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祖孙三代“人鸟情”,生态保护需要这样的代代接力(儋州人的祖先是哪里)

上世纪50年代,儋州市那大镇屋基村村民吴明生欣喜于“有鹭来栖”,将鹭鸶视为“吉祥鸟”,于是动员全家人和大榕树周边的几户村民,成立了全村第一支护鸟队。时至今日,在吴家祖孙三代保护下,鹭鸶从起初的几十只,一度增加到两千多只,最多时甚至达上万只。
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护鸟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吴家祖孙三代的质朴善良,也看到了海南人将生态保护意识厚植于心,将生态保护付诸于行的铿锵坚定。其实,在海南,吴家祖孙三代这样代代接力保护生态的故事并不是个例,比如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白准村,因为一句代代相传的祖训,当地村民虔诚地守护着青山和绿水。正是有诸如吴家祖孙三代、白准村村民这样的海南人代代接力保护着生态环境,才有了如今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持续领先,成为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也正因为此,海南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之一也在生态环境,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满足当代人需要且不能损害后人利益,这是一道事关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考题。
当前,海南围绕党中央赋予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全力打造“三区一中心”,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此外,在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如此战略定位和重要使命,更加需要站在国家的、全局的角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且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多次在有关生态环境主题的会议、一线调研中频频提到“国之大者”。显然,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海南各级干部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这是海南生态保护的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身边继续涌现像吴家祖孙三代、白准村村民这样的海南人,将生态保护的经代代相传。
生态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一代代接力下去。而这,不仅需要深入理解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种下善念,也需要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回馈机制,让守护者们更好地分享到生态保护的红利。如此,当一代代海南人用坚实有力的行动保护身边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更美好的未来更加可期,也一定能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新海南评论员赵有良)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