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开设特色课程 让孩子记住乡愁(儋州市那大镇洛基小学)
南海网、南海网儋州客户端5月9日消息 (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我在阅读白毛女的故事,有图有文字,基本能看得懂。” 5月8日,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崭新的阅览室内,六年级(1)班的学生羊日新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他说,学校的阅览室有几千册图书,可以接触更多的课外书,长知识。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学生在阅览室内看书。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的校本课程。 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学校,近年来,随着儋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学校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最明显的变化是从2017年开始的,新建了教学楼、购进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儋州那大洛基小学校长吴光说,近年来,洛基小学乘着儋州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东风,校园面目一新,先进教学设备引进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让孩子逐步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享受均衡义务教育。
免费给留守儿童提供住宿
吴光说,儋州那大洛基小学校靠近那大城区,洛基地区许多群众都选择外出务工,孩子则留在洛基小学内就读,在当地那大镇府的帮助下,学校建设了一栋学生宿舍楼,内设3个房间,免费给留守儿童提供住宿。“学校现有留守学生179名,除了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意外,学校还建设了一栋两层楼的食堂,解决住宿学生的吃饭问题。”
吴光介绍,随着儋州那大洛基小学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回到洛基当地就读。有数据显现,2017年,洛基小学全校学生430名,2018年全校学生480名,到今年,全校学生增加至503名。
教学设备逐步完善
2017年下半年,儋州那大洛基小学一栋六层教学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设有多媒体教室,同时开设电脑、美术、音乐等课程和舞蹈、国学等教学兴趣班,逐步拉近乡村小学和城区小学之间的距离。
该校副校长陈道祥回忆说,2017年以前,学校就只有一栋三层教学楼,12间教室,教学设备不完善。而追溯到2014年时,学校四周没有建起围墙,整个校园,就像是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三年级学生学习电脑画图、四年级学生学习基础ppt课程,五六年级的学生则接触一些小软件编程。”电脑课程开设以后,教师陈石爱就到儋州那大洛基小学任职。她说,现在主要教学生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让学生能接受和学懂一些基础的电脑技术。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学生在电脑室学习电脑基础知识。 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开设特色课程 让学生记住乡愁
在儋州,有一句俗话:“长坡米烂、王五狗肉、洛基粽子”。洛基粽子正是洛基地区制作的粽子。吴光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记住乡愁,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开设了儋州洛基粽校本课程,学校设立两间教室,让学生学习如何包粽子,如何做出家乡味道的粽子。“洛基粽子远近闻名,是洛基的特色,让学生们学包粽子,主要是让他们锻炼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家乡的味道,记住家乡的一缕乡愁。”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除了儋州洛基粽校本课程外,还在校园内的一块空地上建起菜园子。吴光说,菜园子名字叫作“诚勤园”,主要由学生们自己种植蔬菜,自己照料,在劳动中体会辛苦,在劳动中学会感恩。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内的“诚勤园”。 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5月8日下午4时30分,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学生们放学了,动听的校园音乐在学校上空盘旋,部分学生在崭新的操场上练体操、部分学生们在新建设好的塑胶跑道上追逐嬉闹,追逐着音乐,也追逐着未来……
儋州那大洛基小学学生在塑胶跑道上追逐打闹。 南海网见习记者 李绍远 摄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