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建立“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机制 实施“一竿子插到底”式督查
海南日报记者刘梦晓 通讯员方欣
“您反映村干部吃拿卡要问题,镇纪委已作出处理结果,现将处理结果告知您……”日前,澄迈县中兴镇旺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明伟在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中向4户改造户索取和收受现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中兴镇纪委查实问题后,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追缴其违纪所得,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重大政治任务,是第一民生工程,澄迈县纪检监察机关从群众的呼声出发,紧紧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形成高压态势,当好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扶贫监督工作
在基层充分开展
“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可不行,我们基层纪委工作人员必须走村入户,到百姓家里获取‘可靠情报’,才能做到用‘精准监督’对焦‘精准扶贫’,将监督检查落实到位。”又是一天中午,澄迈县加乐镇纪委副书记吴春锦没顾得上吃饭,便准备下乡投入新一轮脱贫攻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吴春锦的状态是澄迈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澄迈纪检监察干部“动起来”的体现。
澄迈县纪委县监委通过核查乡镇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面对面指导问题线索排查和处置等方式,强化对乡镇的指导和督促,精准传导监督责任和压力。各镇纪委也结合本地区扶贫工作实际,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切实发现各镇和各村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创新监督形式赢群众支持
2017年10月,澄迈县纪委县监委信访部门收到反映仁兴镇拾村党支部书记周世经侵占五保户粮食补贴的问题,经仁兴镇纪委查实问题后,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进一步严惩隐藏在群众身边的“蝇贪”问题。
澄迈县纪委县监委在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打造“指尖上的监督”新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在“澄迈廉政”微信公众号上设立“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为群众建立指尖上的“接访窗口”。在遭遇基层微腐败和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时,让群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一时间向纪委监委反映问题。针对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建立直查快办工作机制,对于六类重要问题线索,一律实行提级办理、直查快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时间,集中力量快查快结。
“现在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动动手指’就能举报,反映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今后再有村干部在扶贫领域动歪心思的事,我还得积极反映。”谈起澄迈县纪委县监委“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一名村民激动地说道。
精准发力开展专项监督
“我们选取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的重点项目,建立‘最后一公里’专项督查机制,实施‘一竿子插到底’式督查。”澄迈县纪委县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此次专项督查从资金审批、拨付、使用等环节入手,重点检查资金补助政策是否真正落实、补助对象是否真正受益。
澄迈县纪委县监委借助开展专项排查和依托教育系统常规巡察,联合澄迈县扶贫办、审计局、财政局、教科局等部门全面筛查财政监督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对教育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发放进行专项监督。
据了解,2017年以来,澄迈县纪委县监委共立案31件31人,结案22件22人,在查办扶贫领域违纪案件过程中,共追回违规资金137.58万元。
“下一步,澄迈县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执纪问责与监督调查处置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澄迈县纪委县监委主要负责人说。(本报金江5月10日电)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