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建立棋子湾保护与开发长效机制 海防林补植加密 海岸线生态复绿
昌江建立棋子湾保护与开发长效机制
海防林补植加密 海岸线生态复绿
■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特约记者 林朱辉 通讯员 杨耀科
“黄槿适合在海边生长,抗风性好,日常管养也很到位,从目前来看存活率应有90%以上。”昌江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韦振宇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三五年后,这里又将长成一片茂密的海防林了。9月13日,海南日报记者再次来到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看到,半年多以前海岸线边的违建如今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长势喜人的黄槿。
棋子湾位于昌江西部,这片海湾东倚昌化岭,西连大海,东西长约20公里,呈S状,沙滩洁净,多处怪石嶙峋,近年来已成为昌江旅游度假的一张名片。然而,却有小部分旅游企业在海岸线违规建设样板间、观景台等建筑物,破坏了海岸带生态。自去年底以来,按照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及整改要求,昌江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将侵占海岸带200米范围内的酒店样板间、活动板房、围墙围挡等违建全部拆除。
呵护海岸线生态,不仅要坚决落实整改,更要谋划长效机制。据昌江规划委副主任钟教敏介绍,现已启动《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修编工作,确保沿海区域保护范围内不得有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目前该规划修编已完成初稿。此外,昌江还及时对受损海岸带和海防林开展生态修复,完成海岸带复绿面积共计122亩。
就在海防林旁,一个个红白相间的生态保护红线界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柱身上印着一个醒目的二维码,掏出手机扫码下载“海南生态红线”应用软件后,在查找栏里搜索“棋子湾”字样,整片海岸带的生态红线范围一目了然。据介绍,截至目前,昌江生态环境保护局已在昌化镇、七叉镇共计埋设了198个海岸带生态保护红线界桩,今后,有关部门在开展海岸线生态保护、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仅有据可循,实地谋划也更为高效了。为了让生态红线观念更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昌江有关部门还在这两个镇各个村庄设立共计111块生态保护红线3D影像图及平面影像图。
昌江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完善昌江生态保护红线区勘界定标、宣传警示工作方法、技术规范,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至2020年完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立桩定界工作,确保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系统及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昌江努力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级别和类型,实行差异化补偿,改善和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保护红线区和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
(海南日报石碌9月13日电)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
我省完成国家地表水生态春季采样任务 对水质进行“健康体检”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全面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福建 有的放矢解决)
-
海南省2025年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相关市县督察公告(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
-
我省首个航运争议多元解纷协作机制落地
-
我省启动2025年首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
-
刘小明在文昌、琼海督导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渔业转型升级工作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