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海钢集团科学谋划“一园两基地”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昌江海钢棚户区位置)
近年来,海南海钢集团有限公司以集聚化、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为导向,坚持资源节约、减排降碳、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科学谋划、有序推动“一园两基地”产业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在石碌铁矿矿区172m排渣场,昔日裸露的尾矿废石以及回收综合利用加工生产线被整齐的封闭式厂房所替代,边坡上已实现复绿。此外,生产的成品骨料也被防尘网覆盖,洒水设备在现场来回喷洒降尘。这是海钢集团积极稳妥推进尾矿渣石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之一。

尾矿渣石综合利用基地(陈晨 摄)
据介绍,在过去60多年的矿山开采中,石碌铁矿矿区内产生了总量近3亿吨、占地约3平方公里的尾矿废石等大宗固废未得到有效利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文件,昌江黎族自治县于2019年底获得国家首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资格。2020年,昌江编制并通过了《昌江县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规划》。海钢集团顺势而为,以集聚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导向,有序推动矿区尾矿废石大宗固废资源化再利用,逐步建立起172/280两大固废处置利用中心,配套建设产品运输道路、铁路转运站点、技术研发平台等基础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为一体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尾矿废石综合回收利用年处理量已达400万吨,产值约2亿元,税金2600余万元,增加70余个就业岗位。

尾矿渣石综合利用基地周边配套道路基础设施施工建设(陈晨 摄)
海南海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丞说:“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过程中,主要是从低效低质、分散利用向高效高质、规模化利用,产业化、集聚化发展转变。同时,集团会对腾空的场地进行地质治理和生态修复,探索增加生态修复,增加新林,起到汇碳降碳的作用,探索生态产品转化机制,助力海南‘双碳’行动。”
通过大宗固废源头减量、资源高效利用、过程清洁生产、周边生态修复等举措,海钢集团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尾矿渣石大宗固废资源利用的高效化、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废弃物处置的无害化,一条资源节约、减排降碳、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逐渐延伸,对昌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助力海南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尾矿渣石大宗固废综合回收规划目标,至2024年达产时,尾矿渣石总规模为每年1000万吨,产值约9.6亿元,税收为1.33亿元,可增加300余个就业岗位。
在回收利用尾矿渣石的同时,海钢集团不断加强尾矿渣石综合利用基地周边配套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规划的三条基础运输道路均处于建设过程中。最快的一条道路计划在今年6月实现竣工通车,届时将有效降低基地扬尘污染。
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宏说:“尾矿渣石的回收利用,就是要实现减量化、存量化,变废为宝。”
海钢集团多年来探索的“绿色崛起”之路,与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生态立省,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理念高度契合。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按照“一园两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在稳妥推进昌江国家级大宗固废(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的同时,全力推进叉河绿色建材生态产业园及海南西部砂石骨料一体化生产骨干基地建设。开展矿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企业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发展,助推昌江快步走上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积极贡献。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