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路之四牌楼(四牌楼地址)
海南老街独特之处是具有南洋风情的骑楼,而海南最早的骑楼则是博爱路上建于1849年的“四牌楼”。
四牌楼,曾是海口的坐标中心,也是博爱路最广为人知的建筑物。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建成海口所城,城墙四周长55丈,高一丈七尺,宽一丈三尺,设城门四座,东门至西门、南门至北门,形成东西南北两条贯穿海口所城的街道,呈田字形。两街相交的十字街口,在清乾隆年间建有一座四牌楼式的牌坊,造型典雅,巍峨华丽,是海口当时的标志性建筑物。南北坐向,车马人流南来北往从四牌下穿过。
“四牌楼”牌坊,有四个进出通道,也是海口所城的“凯旋门”,人们在此迎接升迁的文宫武将、中榜的举人进士。
从四牌楼向南至龙牙巷口古称四牌楼街,街道不长,但很热闹繁荣,店铺林立。通往西侧的马房村(居仁坊)有菜市街、菜市栏(现博爱南20号),是清代至解放前海口最兴隆的集市,品种丰富交易红火。
四牌楼街西侧的居仁坊菜市栏有口百年老井,现依然保存。菜市栏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改为海口百货成长集市场,后改为海口工业模具厂、海口市财政局,现该房产已归还原业主何家所有,作为仓库出租。
四牌楼街、南门街都属现在的博爱南路,为人流量密集的商贸街,原为土路,当刮风下雨,泥泞难行,商民怨声载道。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本街奉直大头、商人陈悦丰(又名陈有光)主倡并会同本街“占家宅”(现博爱南路52号)的商人占珠园,龙牙巷的“周家宅”商人周恒昌捐资铺砌平坦宽阔的石板路,方便人们出行,这一善举深得众人称赞。清邑岁贡生陈家修曾撰书立碑于南门口,颂扬记录修铺石路之事。现在碑已失,不知去向。(天涯社区/琼崖史志)
责任编辑:吴文娜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