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他乡”亦“故乡” 幸福生活欢乐多(保亭古村落)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5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入冬了,北方天气寒冷,但保亭却依然暖阳高照,气候宜人,这让保亭成为备受青睐的避寒胜地。因此,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会陆续来到海南保亭,开启他们的“旅居模式”。

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会陆续来到海南保亭,开启他们的“旅居模式”。保亭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晨,七仙东河岸边的廊亭里都会传来阵阵乐声,这是一支由平均年龄超六旬的老人组成的艺术团,欢快的乐曲表达着他们旅居保亭的幸福和欢乐。
刘成文、管会是这个艺术团里的夫妻档,每天清晨到这里练习已成了他们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艺术团名为“保亭幸福葫芦丝、电吹管艺术团”,因大家在保亭生活得幸福安逸而命名。艺术团成立3年了,成员由一开始的几个人,变成了现在的近50人。

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会陆续来到海南保亭,开启他们的“旅居模式”。保亭融媒体中心供图
两人初到保亭是2013年,当时只是来旅游的他们被保亭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黎苗风情所深深吸引,于是便在保亭安家,一住就是10年。亲身感受到了保亭10年里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保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教育医疗双驱并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保亭俨然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不光是暖和,空气好,呼吸非常舒服,植被丰富,特别好。”刘成文说。
每天练完乐器、买完菜回到家中,管会都会拿起手机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朋友分享在保亭的生活趣事。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候鸟老人”来到保亭旅居养老。“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说交通也不方便,医疗卫生也不行,但是现在大家都认可了,当地的中医看病也是很有方法的。以前去机场都得走国道,现在走高速,时间能减少20分钟。我们现在都觉得保亭是最干净的,这条长廊是今年春天又重新修整的,灯、绿化、亮化工作都做得特别好。”管会说,来到保亭以后,大家都高兴快乐,生活质量提高了,学了葫芦丝,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有的时候还一起去泡温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大家特别开心快乐。保亭氛围也好,黎族、苗族当地的人也特别的热情,保亭的水果也多,文化氛围特别好。

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会陆续来到海南保亭,开启他们的“旅居模式”。保亭融媒体中心供图
夜幕降临,七仙广场上热闹了起来,礼仪舞、新疆舞、广场舞、合唱团,“候鸟老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为保亭这座小城增添活力和色彩。“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来这里已经六年了。”来自新疆乌鲁木齐郑维廉说,保亭气候好、环境好,很喜欢在这里每年和“候鸟”一块儿学习推广新疆的麦西来普。
“听说保亭这个地方环境非常好空气好,我们就来了,政府服务得也挺到位的,像“候鸟工作站”组织我们演出。”张海萍说,自从来到保亭后,感觉自身呼吸通畅了许多,人越来越精神。
现如今,像刘成文、管会、郑维廉、张海萍这样的“候鸟老人”在保亭还有很多,他们在保亭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圈,生活有温度也有乐趣,正如身在异乡非异客,“他乡”亦“故乡”。
留言0